春节,在中国人的年节习俗里来说,应该是举国同庆阖家欢聚的节日了。按道理讲没有任何一个节日能够大过春节。但是在湖北宜昌市的秭归县,也就是屈原的诞生地,更是屈原故里屈原祠的所在地。这里“端午大过年”的习俗,至今依旧沿袭着秭归人对端午寄予的情怀......
为什么说这里的端午节大过春节呢?在秭归,端午节是比农历新年还要热闹的节日。秭归每年有三个“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头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我们一行人与6月28也就是阴历的5月26日来到了屈原祠,虽然已经过了“末端午”一天。但在街上,还是能看见许许多多关于端午节日氛围的装饰及布置。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各地或许叫法不同,但过端午节的习俗却是一样的。端午节沿袭了多年,每到这一天,各地、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赛龙舟。不过其真正意义更在于纪念屈原这位以身殉国的诗人、政治家!
在端午节“末端午”这个时间节点上,虽然没能吃上本地特色的粽子,但能以游历屈原祠的方式祭拜屈原也算是应景了。屈原祠位于秭归县东1.5公里长江北岸的向家坪,又称清烈公祠。但屈原祠的始建和原址是于唐元和十五年(年)在州城东5里的屈沱为纪念屈原所而建的。据史料记载,这大约是秭归最早的一座屈原祠!
历史上的屈原祠也算是命运多舛了。历经多次修缮,加之战时的炮火侵袭、灾荒、匪患、兵乱,甚至路人寄宿其中,使屈原祠面目全非、颓废不堪。而现在我们看到屈原祠则是年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时,从原址迁到向家坪的,且完全按原貌重建的。名字也有原来的“清烈公祠”更名为“屈原祠”。
而在年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时,屈原祠因山门恐被水淹,不得不再次迁址于茅坪镇的凤凰山上。凤凰山仿古新建屈原祠工程占地面积为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山门保持清烈公祠原貌,有高17米的牌楼,配房向左右各扩展7米......
牌楼盖琉璃瓦,一级屋角为鏊鱼,二级为卷龙,三级为草龙。正中脊饰为宝瓶。牌楼正面,中为天明堂。左右为二龙盘柱,中嵌郭沫若题“屈原祠”三字。新祠倚山面江,坐北朝南。站在屈原祠山门前的广场上,天气晴好的时候,可清晰地远眺至对面的三峡大坝景观。
只可惜此次屈原祠之行,一路上都是小雨淅沥不断,江面上也是云雾蒸腾,大坝景观始终遗憾的不得看见。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屈原祠在小雨中却是不失典雅与精致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走进屈原祠的大殿,近4米高的屈原雕像矗立在此。屈原雕像面部表情略显凝重、浓眉大眼、两耳垂肩、身着长袍、腰挂佩剑。长袍衣角处及褶皱好似在清风中飘摇,尽显屈原忧国忧民;坚持理想;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爱国忠君的真气节!
此情此景,唯有屈原的长诗《离骚》才能更好的解读和诠释屈原悲壮的一生。更于此美景,想必也是历经了磨难的大诗人、政治家屈原不曾想到的。守望这高峡平湖及及举世瞩目、利国利民的世纪工程,想屈原一定也会欣慰的含笑于涛涛的汨罗江水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