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的一声发令枪响,击鼓、挥桨、争渡……高峡平湖间,一艘艘龙舟竞渡,飞桨逐浪。
6月14日,“宜荆荆恩”城市群龙舟邀请赛,在屈原故里秭归县举行。来自四地的12支龙舟劲旅在多项赛事上一决高下。
连日来,“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动作频频。城市群协同发展研讨会召开,人大常委会讨论计划协同立法,政协成立联合调研联动协商平台,人社开启“分享式合作”,互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一系列举措,如龙舟争渡,你追我赶,奋楫争先。
城市群将协同立法
5月12日,“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协同立法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宜昌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协同立法框架协议。
根据框架协议,四地人大常委会将在生态环境、产业协作、交通互联、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提出关联度高且需多方协同的立法建议,提交联席会议研究商定,以区域协同立法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地人大常委会将选取“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重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同步或者联合开展立法调研、立法论证、立法后评估、法规清理和立法理论研究,联合攻关,共享立法资源和工作成果;将经常性开展法规文件专项清理,对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形势和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立、改、废;将坚持共建共享,引导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北民族大学、荆楚理工学院等高校加强联系与协同,探索建立“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协同立法合作联盟,推动区域协同立法智库共同发展,推动立法人才互补和成果共享。
政协联合调研联动协商平台成立
5月18日,“宜荆荆恩”城市群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筹备会在宜昌召开,标志着“宜荆荆恩”联合调研联动协商平台正式成立。
这一平台的建设,纳入了《省政协效能提升行动年工作方案》,方案中要求“指导支持搭建‘宜荆荆恩’联合调研、联动协商平台。”
联席会议成员由四市州政协组成,四地所属县市区政协为观察员单位。联席会议实行轮值主席制,由各成员政协轮流主办,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每次围绕1至2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形成会议纪要。
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为加快“宜荆荆恩”城市群绿色联动发展凝心聚力,重点研究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共同面临的最现实、最关键、具有前瞻性的问题,交流各地加快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城市群绿色联动发展的经验做法,协调推动各地协同争取政策、项目,参与“两翼”联动相关工作,协商解决联席会议机制内部问题。
人社开启“分享式合作”
5月27日,“宜荆荆恩”城市群人社一体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在宜昌召开,四地人社部门代表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四地将坚持问题导向、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原则,突破行政区划,发挥特色优势,开展分享式合作,通过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协调推进机制、执行落实机制,推进一批一体化重点项目今年内落地实施,力争在年实现“宜荆荆恩”人社领域一体化水平大幅攀升。
四地将建设就业和用工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四地户籍在外大学生数据库、在校大学生和中职学生数据库、技能人才数据库、转移劳动力数据库、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求职需求数据库,实现信息检索、自动匹配、自动推送,更大范围、更高水平配置好人力资源。
四地还将组建“宜荆荆恩”城市群“用工招聘联盟”“区域性重大项目用工联盟”,签署四地劳动监察合作协议,协同开展仲裁员培训、规范化庭审、法律文书送达、办案信息共享等工作。
在人才引进方面,四地将联合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业联盟,统一申报“宜荆荆恩”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互设大学生招引服务站,联合到外地高校招引人才;在社保服务方面,四地将通过建设“宜荆荆恩”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系统,推动享待人员生存状态异地协查、委托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认定文书委托送达三个社保经办事项四地通办。
共同倡议建好三峡屏障
“建好三峡生态屏障,共享绿色低碳生活!”6月2日,宜昌市西陵区举办第五个“生态市民日”,来自“宜荆荆恩”城市群4个市州的代表共同发出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倡议。
西陵区主动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辖区生态环保组织倡议建立“宜荆荆恩”城市群生态环保联盟,共建三峡生态屏障。
“宜荆荆恩”生态环保联盟将集结行业力量搭建开放的绿色发展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企业绿色生态参与范围;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实现合作常态化,进一步促进绿色产业链的发展;通过科技及互联网助力绿色生态生活,进一步强化个人对生态环保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当天,来自“宜荆荆恩”城市群的央企、外企、社会组织、社区、市民代表等纷纷响应:我们愿积极响应,加入生态环保联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城市群协同发展
研讨会召开
5月15日,“宜荆荆恩”城市群协同发展研讨会在宜昌召开。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高国力,武汉大学区域经济学教授刘传江,湖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省政府咨询委员秦尊文等专家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高国力以“宜昌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及路径”为主题,建议宜昌加快谋划宜昌都市圈规划和建设,打造轨道交通圈、产业协作圈、就业通勤圈、统一市场圈和品质生活圈,支撑“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进一步壮大宜昌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低碳休闲文旅样板;进一步拓展宜昌自贸区、综保区等平台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
宜昌如何在“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刘传江表示,宜昌要增强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等三个承载力,提升城市发展供给侧能级;增强城市的产业竞争力、科教创新力、民生改善力等三大吸引力,提升城市发展需求侧能级;构筑产业体系、生态发展、人居环境、治理能力等四个现代化城市格调,提升城市群发展引领力。
就如何提升宜昌城市能级,秦尊文建议,着力提升经济密度,努力实现“双高”协同,深入发展“飞地经济”,建设全国交通枢纽,创建消费中心城市,拓宽国际交往平台,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确立Ⅰ型大城市目标,加快宜昌都市圈建设,催生长江超级城市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