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尔雅释木》:“槚,苦荼(即后来的“茶”字)也”。“茶”的古称还有荼、诧、茗等。屈原有“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的诗词,直到汉唐,荼,才简化成茶。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屈原出生地湖北秭归县,种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史学家考证,自唐朝至清代,秭归的茶叶一直被列入皇家贡品。元代贡茶“清口茶”、清代贡茶“丝绵茶”都产于秭归。丝绵茶精品茶园南宋诗人陆游,曾到现今的秭归茅坪镇兰陵溪停留,写下《暮次秭归》诗篇,陆游还用诗写下了品茶心得:“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谈天为了说地,说古为了论今。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秭归屈乡丝绵茶的演变和“复古”故事,通过说古论今,让人们真正体会到屈乡丝绵茶哪“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真谛!(一)乡贤当上“登仕郎”,献贡茶获皇帝赐名“丝绵茶”三峡地区的农民称杜棕为“丝绵树”,丝绵树的皮折断后会有很多丝相连,恰如藕断丝连,“丝绵茶”的鲜叶,就如同丝绵树皮,断可见丝。清代乡贤李高永之墓是谁发现丝绵茶的鲜叶有丝,已无从考证。但最早炒制丝绵茶的,是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蔡家坡的一个乡贤,这位乡贤叫李高永。经查阅九畹溪李氏族谱得知,李高永出生于乾隆四十八年(年),死于光绪八年(年),享年99岁。清代乡贤李高永之墓顶部年9月5日,记者考察了位于湖北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6组丝绵茶基地的李高永墓碑,这座清代墓碑,提供了丝绵茶成为贡茶的实物证据。墓碑高近3米,碑上雕刻有“登仕郎李高永”文字,立碑时间是清光绪二十九年(年),距今已有年。李高永第六代后人李邦茂出示族谱据李高永第六代后人李邦茂(峡口村6组)称,李高文是在清朝嘉庆年间,被嘉庆皇帝召见,赐予“登仕郎”官职(九品,约相当现在正科级官员)。李高文便将本地丝绵茶进贡给皇上,嘉庆饮后,赐名“丝绵茶”,并赐匾一块、盖碗茶具一套。现在见到的李高永的墓碑,是根据李高永后人的记忆恢复的,原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着“四旧”损坏,仅存墓碑正面上(碑冒)下(正碑)两块完好碑刻。其余部门,都是九畹丝绵茶传承人龚万祥捐资修复的。族谱记录李高永出生及死亡日期古代墓碑的碑刻,在两边立柱上,都会雕刻对联式诗文,因原诗文对联已不复存在,李高永的第六代后人李邦茂根据大意,题写“身卧龙穴地百世永胜,魂佑丝绵茶千载仍留”作为碑联。有关清代李高永任“登仕郎”的事实,还有李氏族谱中记录佐证。年9月5日,后人李邦茂向怪媒体出示了李氏族谱,有关李高永任登仕郎的文字赫然在录。仿传统炒茶锅按照李氏家谱有关李高永生死年代的记录,这位丝绵茶先师、任登仕郎的乡贤李高永,共活了99岁。墓碑与族谱的相印证,从而提供了丝绵茶为清代贡茶的物证。(二)屈乡“复古”丝绵茶,秭归兴起贡茶热丝绵茶,是屈原故里特有的一种茶,因清代皇帝的赐名而名播远方。然而要还原昔日丝绵茶贡茶的风范,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丝绵茶制茶机器据一名丝绵茶制茶师介绍,屈乡丝绵茶以1.6-2.0厘米鲜嫩芽为原料,1公斤丝绵茶,需要采摘13万左右的芽头。炒制丝绵茶的茶园,都选择在海拔米至之间,茶园施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茶叶病虫害少,所有病虫防控,都采取挂黄板、诱虫灯等物理方法,不用化学农药。农民龚万祥发明的摊凉板丝绵茶是一种高档绿茶。其制作过程,采取了传统工艺融合现代制茶技术,使制出的茶叶条索均匀,清香纯正,回味绵长,远远超出昔日的贡茶品质。然而,这种用“复古”方式制作的丝绵茶,虽然名声在外,但产量稀少,过去,仅局限于九畹溪流域,市场需求不能满足。现代化制茶设施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