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王嫱

王嫱(约前52年—约前15年),女,字昭君,汉族,出生于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一户平民之家,汉元帝时,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

昭君进入汉宫,“元帝后宫即多,不得常见”。昭君从小受到同乡先贤屈原高尚峻洁的人格影响,志不苛求,独坐深宫,以琴遣时。

公元前三十三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入朝,“愿婿汉氏以自亲”,与汉朝永结同心。元帝下旨从宫中遴选佳丽,赐予公主身份以配单于。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担当和亲使者。临辞大会上,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呼韩邪单于大喜,元帝惊愕不已,意欲留下昭君,而难于失信,只好许配给呼韩邪。元帝怜其远嫁,给昭君陪送许多黄金、丝帛、画图等贵重嫁妆。为纪念和亲这个有意义的事件,汉元帝改年号为“竟宁”(取和平安宁之意)。公元前33年春三月,昭君离别长安,“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送亲队伍千人之从,从京城长安出发,经冯翊(长安东北)出发、北地(今甘肃庆阳县)、上郡(今陕西榆林市)、西河(今内蒙古东胜市)、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出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臻漠北塞外,跋涉数月,终于抵达单于庭(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附近)。盛夏的草原,彩旗猎猎,呼韩邪举行隆重的和亲仪式。呼韩邪特封昭君为“宁胡阏氏”。昭君抵达匈奴后,逐渐适应了住穹庐、食畜肉的游牧生活,与匈奴人民和睦相处。她不仅带去了汉族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纺织技术,还教当地牧民学习汉语和刺绣,促进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受到了百姓拥戴。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匈奴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右日逐王。呼韩邪单于死后,呼韩邪单于去世,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习俗昭君应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于是昭君再嫁复株累单于,成全汉匈两族团结友好大业。她与复株累共同生活十一年之久,两人生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公元前二十年复株累去世。据史学家推算,昭君大约在公元前六年至一年间,去世于漠北单于庭。昭君的子女都秉承她的意愿,致力于汉匈民族友好事业。自公元前三十三年王昭君出塞,到公元三十年王飒出使匈奴,前后六十多年间,王昭君和她的侄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三代,为民族的和美友好,奔波于长城内外,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王昭君去世后,相传葬于呼和浩特南郊。昭君墓依大青山,傍大黑河,高33米,占地约1.3万平方米,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

王昭君出塞和亲的余年来,其生平事迹被一代代传颂,从传统的戏曲、诗词、传说、话本、画像,到现代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音乐、舞蹈,作品浩如烟海,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中,“王昭君传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湖北兴山县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相继成立昭君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昭君文化节”、“昭君艺术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两地还举办“昭君文化高层”文化论坛深层次地探索昭君文化,引起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