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数的名言警句,如雷贯耳,让我们不能忘记了骨子里的中国气节!
虽然人常说,“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但是,崖山之战,几乎让世人见证了中国的铮铮铁骨,英雄气节!
气节是指坚持正义,指人的志气和节操。
崖山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回忆的地方,包括从抗日到解放到现在,人们记得住最多的就是明星的花边绯闻,记得住明星的生日,爱吃什么,至于国家的受难日、苦难日等等,估计大多数人都忘记了,所以,强调中国人应该认识它。
幸福来之不易,我觉得,从小学到大学,关于爱国主义,我觉得还是很必要的!
南宋的大臣陆秀夫在国家将要被蒙元灭亡的时候,背着年仅9岁的少帝投海而死。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据说达十万人之多,这就是南宋最后一战的崖山之战。
而在崖山之战之前,因抗元而被捕的南宋宰相文天祥在过伶仃洋时,写下这篇千古绝唱,或许也是知道自己,知道南宋能存活的时间不多了。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也就在文天祥被捕后的后一年,公元年,崖山之战爆发,南宋彻底灭亡。
人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其实说的就是我们丧失了气节,丧失了与恶势力抗争到底的勇气和志气!
然而,我倒是觉得不尽然。
国歌里不是正唱着——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自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多少仁人志士,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光辉一面!
为国,忠贞如苏武,被匈奴扣留牧羊十九年,持节不屈。
苏武在天汉元年(前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一说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一说在今甘肃白亭海)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为国,忠贞如屈原,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以死明志。
屈原(约前-约前)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战国末期黄老之学的传播者。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为国,忠贞如文天祥,被俘虏近4年不降,终被杀害。
文天祥被囚禁三年多,这段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劝降、逼降、诱降,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时间之长久,都超过了其它的宋臣。因此文天祥经受的考验之严峻,其意志之坚定,也是历代罕见的,从《正气歌》的惊天地泣鬼神可以体现文天祥誓死不屈的精神。
为百姓,操劳一生,
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居高官、享厚禄,却把薪俸都用来救济贫民,以致一生穷困。一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而且死后入殓时,子孙也没有余钱为他办好丧事。
为人民,铁面无私,
如包拯,人称“包青天”,廉洁公正、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为人民,清正廉明,
如海瑞,人称“海青天”,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直至改革开放、到当代,这期间,涌现出的英雄灿若星辰,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雷锋、赖宁、王进喜、焦裕禄、李向群……更多无名英雄,我们难以统计!
中国人的气节,那是可以沉沦,却不可磨灭,是五千年来让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深深浸润在我们的精血中,在我们的骨子里,是支撑着我们面对一切磨难而挺起的脊梁!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再回首,读读这首《过零丁洋》,仿佛让我们跨越空间和时间,亲临其境,感受那个山河破碎、漂泊无依的朝代,深刻地感受到文天祥的心境。
时势造轮回,君不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有多少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抗日救国,君不见,抗美援朝,我们有多少人民英雄,小米加步枪,战胜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没有他们的前赴后继,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怎么能有我们今天的国富民强!
这就是,无论历史间隔有多远,无论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一直都存在我们心中的,永不磨灭的——中国气节!
题外话:
中国处于台美印等国联合抵触甚至敌视中国,所以一直想写这么主题,就是关于国人的气节,只不过因为这半月以来,连续出差,每晚工作到近11点,所以文章到今晚才算完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