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分析了宜昌“三农”工作的形势任务,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找准路径策略、狠抓工作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枝江市、兴山县、夷陵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本报现刊发部分发言摘要。
转换视角全面推进争当全省乡村振兴“领头羊”
中共枝江市委、枝江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枝江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转换对“三农”工作的视角和组织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着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农村改革创新、人居环境整治三大工程,不断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等殊荣。
坚持以工业思维抓农业,立足优势锻长板。跳出农业抓农业,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探索“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利益链接”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强化联合效应,把产业聚起来。组建“米果菜、猪牛鱼”6大特色产业联合体,加快建设粮油、柑橘、畜禽等3条百亿产业链,水产、蔬菜2个过50亿元的产业链。强化龙头效应,把利益联起来。建成省级农产品加工业专业园区,培育产值过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强化品牌效益,把价值抬起来。坚持品牌引领价值提升,率先打造全省首个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枝滋有味”,形成了“公共品牌+行业品牌+自主品牌”的农业品牌体系。
坚持以金融创新抓振兴,瞄准弱项补短板。以农村金融改革为突破口,推动组织链、政策链、金融链、产业链“四链”同构。以组织链支撑金融链,聘任名乡村振兴金融特派员,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米”。以政策链融合金融链,用足用活惠农政策资金,打通金融流向三农堵点,突破难点。以产业链嫁接金融链,为产业量身打造金融产品,构建“新型经营主体+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合作模式,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和6大特色产业发展基金。
坚持以浙江标准抓整治,融合发展创新板。跳出枝江看枝江,对标浙江振兴枝江,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全面统筹,坚持城乡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共享,推动市、镇、村区域联动。推动全域治理,以“三清两改一融合”为重点,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全新升级,积极推动农旅融合,乡村旅游实现无中生有、平原突破,美丽生态正加快向美丽经济转变。
做好农旅融合城乡联动发展
中共兴山县委、兴山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兴山县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把基点放在农民增收上,把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做好农文旅结合文章,促进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
做实“巩固”文章,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立足垂直气候特征,推进低山柑橘品改、半高山白茶扩面、高山蔬菜烟叶巩固提升,因地制宜推进小水果补短板、核桃精管、中药材培植和家庭绿色高效养殖,培育了7个小水果示范基地和6个产业融合示范带,带动农民增收。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村湾片区人居环境改造,建设了高岚至榛子等旅游廊道,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打卡点。
做好“融合”文章,激活乡村美丽资源。按照全域景区化思路,建设2万亩四季生态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平台,推动传统动能转型升级和文旅康养消费新动能转换培育。一是在路径上,推进高海拔地区和香溪河谷地带互融共进。山下以昭君文化为核心品牌,建设高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昭君村5A级景区和县城高铁昭君特色小镇,建成乡村振兴推广中心。山上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榛子乡建成乡村振兴规划展示中心。二是在方法上,推进“皓月”“繁星”交相辉映。既抓5A级景区等重要增长极“皓月当空”,也统筹8个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多点开花“繁星满天”,打造了“双泉寨”温泉小镇等一批“网红景点”,形成了山上山下融合共进、“皓月”“繁星”交相辉映的全域旅游复合发展格局。
做优“协同”文章,推进城乡联动发展。深刻把握人产城发展规律,形成人才、人口、人力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发展局面。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把古夫镇、昭君镇、南阳镇作为“大县城”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建成了古洞口坝下生态公园等一批民生项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打造“一镇一亮点,一村一特色”,形成“大县城”、乡集镇、中心村三级协同发展格局。
首尾相连全链经营建设“鄂茶第一区”
中共夷陵区委、夷陵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夷陵区以建设“鄂茶第一区”为目标,坚持首尾相连、全链经营,走出了一条生产绿色化、加工精细化、营销多元化的现代茶产业发展之路。全区现有茶叶面积23.3万亩,总产量2.98万吨,产值14.58亿元,茶农10万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获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荣誉,茶产业综合实力全省前列。
以龙头拉动延伸产业链。紧抓龙头建体系。建立“领军企业+新型主体+基地+茶农”四级产业体系,做强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主体家以上,覆盖茶农人数的90%;依托龙头提品质。支持清溪沟等主体推行“七化”生产标准,通过“四改”措施新建高效标准茶园,茶叶绿色高效生产基地面积达13万亩;引导龙头强品牌。引导企业向“公共品牌+标准体系+主打产品”抱团发展模式转变,主打宜昌毛尖、宜昌宜红两大公共品牌,培育中国驰名商标4枚,“二品一标”25个,居省市前列。
以特色产品提升价值链。靠生态强链。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建立覆盖区、乡、村三级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提升茶叶商品价值。抢抓国际市场机遇,加大多元开发,推进中国精制茶加工出口基地项目;找文旅扩链。招引兴建“三峡茶谷·茶旅小镇”,“湖北三峡茶谷生态观光旅游线路”带动农户人均增收元以上;强加工延链。支持龙头企业推进精深加工,对企业精深加工设备给予30%补助、争取省市有关部门给予50%左右项目贷款贴息,去年对企业加工升级补助达万元,推进加工园区建设,茶叶加工产品总产值达到7.8亿元。
以电商物流串起供应链。初级市场加力。在产茶重点乡镇打造42处茶青交易市场,实现供需两便;发展电商助力。鼓励茶企开通网络销售平台,培育电商茶企13家,多形式开展线上春茶促销,年全区茶企茶叶线上销售额3.1亿元;物流中心给力。支持三峡国际旅游茶城建设成为川东鄂西最大的茶叶专业化流通平台,启动茶叶商贸文旅区、茶叶大宗货物交易区、多功能茶市广场区、仓储物流冷链区四大功能区建设。
提升乡村面貌做实特色产业
中共长乐坪镇委、长乐坪镇人民政府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坚持走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道路,突出中蜂中药材两个优势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融合发展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立足优势、量身选型,做实特色产业。挖掘自然禀赋,选准主导产业定位。长乐坪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中蜂“两中”产业。以玄参、白及、天麻为主的草本药材和以五倍子、“三皮一花”为主的木本药材共计3.5万亩,中蜂0.8万群,骨干市场主体12家,综合产值超1.7亿元。补齐先天短板,激活发展资源要素。以产业基地为重点,统筹万资金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结构,构建农业产业链核心,形成了以清洗、切片、烘干为主要流程的中药材初加工厂10家。聚力抱团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了赤诚生物和国药中联等龙头企业牵头,20余家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跟进,全镇0余户药农、蜂农积极参与种植养殖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绿色引领、拓展功能,扮靓乡村面貌。以质促效探索种养生态化,利用广阔的林地资源,大力推广“林药蜂”立体生态模式,让产业立体互促、多元融合发展。示范带动打造基地景观化,探索“林药蜂”“花果茶”“果菜茶”等标准化种植模式,逐步实现一个基地就是一片风景。农旅融合培育业态多样化,依托天问研学教育基地,打造以中药材中蜂科普展示为主的研学教育基地和以参与体验为主的劳动教育基地,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发掘乡村价值。
扶强主体、积蓄动能,拓宽增收渠道。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创业主体。以干部作风转变优化服务环境,制定并实行班子成员联企和双周项目督办制度,成功吸引一批在外优秀人才返乡投资中药材加工厂。布局加工产能,创造就业机会。全镇“两中”产业覆盖率超过85%,中蜂繁育场和示范养殖场带动农户就业余人,12家骨干主体带动基地务农及工厂务工共余人。丰富合作模式,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收购、保底收益等合作模式,有效降低了农民种植风险。
项目支撑扩产能融合发展强品牌
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
屈姑公司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柑橘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集农产品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柑橘产业链建设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
建设基地抓源头。强化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建设柑橘原料基地4万亩,年产柑橘鲜果原料5万吨。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行树编号、果编码,实现产品从田间到舌尖全程质量可追溯,与国际食品安全体系接轨。公司销售到日本的冷冻橙皮丝每批次都顺利通过项的指标检测地。
校企合作促研发。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完成了脐橙零废弃加工项目的研发,实现了柑橘“吃干榨尽”的综合利用。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柑橘保鲜技术研发中心”等。现已授权发明专利8项,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支撑扩产能。近五年来,先后投资3.5亿元新建了橙酒橙醋生产车间、三产融合工业旅游景区等项目,先后投资万元实施了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投产后,柑橘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了3万吨。
市场为王提销量。一是利用直播、加大阿里巴巴推广力度、参加线上广交会等措施,稳步扩展国际市场;二是加强与中石化等央企合作,兴建了一批屈姑柑橘产业链体验店,提升市场占有率;三是创新新零售模式,通过直播带货活动带动柑橘精深加工产品销售。
融合发展强品牌。积极打造屈姑工业旅游景区,成立了“屈姑文化研究院”,围绕屈原文化开发旅游商品15种,提升了“秭归脐橙”和“屈姑”品牌知名度。
情系乡亲惠民生。带动更多农民深度参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公司每年鲜销、深加工秭归柑橘5万多吨以上,全县柑农每年可增收1万元以上。同时,还支持郑家岭村等地发展黄桃基地亩,公司免费提供种苗,保底收购。黄桃产业带动三个村的农民增收万元以上,填补了两个乡镇半高山地区的产业空白。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揭兴伟邹媛通讯员李伟整理
本文来源:三峡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