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我行走山西许你万里荣耀
鉴古
知非
旅途
视野
生活
一女娲(上古)女娲,姓风,亦称娲皇、女娲娘娘。她是伏羲的妹妹,。相传女娲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或说伏羲、女娲兄妹婚配衍生人类,但女娲都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二嫘祖(上古)
嫘祖,湖北宜昌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正妃,她发明了养蚕,帮助黄帝治理天下,在和黄帝巡视天下时,病逝于途中,黄帝谥嫘祖为「祖神」。她与黄帝生有两个儿子,夏、商、周三世帝王,春秋十二诸侯以及战国七雄的祖先,均届于黄帝与嫘祖的血系,跟他们一脉相承。
三娥皇(上古)
娥皇,四千多年前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中的一个,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
四女英(上古)
女英又称女莹、女匽,姓伊祁氏,中国上古人物。因出生于伊祁山(今河北保定顺平),而姓伊祁氏,是五帝之一帝喾的孙女、唐尧伊祁放勋的次女,和姐姐娥皇同时嫁给了虞舜姚重华。她们有一个共同的亲生儿子商均。
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因娥皇女英的帮助而脱险。后舜帝南巡苍梧而死,崩葬九嶷山。二妃千里寻夫,知舜已死,抱竹痛哭,竹上生斑,泪尽而死,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
五夏姬(东周)
夏姬(约公元前年前后―?),姬姓,名“少(上孔下皿)”,春秋时期郑国公主。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母亲为少妃姚子。因为嫁给封地位于株邑(今河南柘城县)的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御叔早死,与夏姬有一子夏征舒。
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六西施(东周)
西施,子姓施氏(9月19日出生,农历八月二十五,公元前—年),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一说七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一说沉江而死,一说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七毛嫱(东周)
毛嫱,《管子》和《庄子》里都记载过的美女,和西施同时成名。《管子·小称》说:“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庄子·齐物论》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八夷光(东周)
夷光,通常认为西施名夷光,但是有的学者认为夷光是越国同时进献给吴国的另外一个奇质美人。明代陈士元《名疑》卷三说:“越以美女西施、郑旦同进于吴。《拾遗记》云:‘越以美女二人贡吴,一名夷光,一名修明。’或云夷光即西施,修明即郑旦也。夷光一作移光。”许多古书把夷光当作西施的间谍同事和共谋,如《太平广记》。
九息夫人(东周)
息夫人(生卒年不详),妫(guī)姓,陈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为陈国君主陈庄公之女,生于陈国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因嫁给息国国君,故亦称息妫。
息妫省亲时(一说出嫁时),借道蔡国,却被姐夫蔡侯纠缠戏弄。息侯闻知后与楚国设计报仇。楚文王借机俘获蔡侯,又知息夫人美貌,亲征息国欲霸息夫人。危难时刻,息夫人甘以一己之身换息国百姓免遭涂炭,以惊人胆识嫁入楚国,成了楚夫人。楚文王熊赀倍加宠爱,在楚国别都穰邑(今邓州西南隅)建造一座紫金山,并凿修桃花洞。山上古柏森森,山下庙宇楼榭,山旁泉水潺孱,为之绝胜。她愈加精进,成为文王的贤内助,休养生息、储备重臣、重视教化、严治后宫等许多建议被文王采纳。文王死后,倾力辅佐太子熊恽,除逆安邦,重外交、选贤才、赦天下、劝农桑,大胆改革,最后还政于君,为楚成王及后世楚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础。
息夫人有着拒绝以色侍人、倡导女性自立的鲜明个性,促进中原与楚地两种文化的交融,她独有与蔡侯、息侯、楚王虚实相映的三段感情,她建立一身赴难、劝课农桑、推崇新政、辅幼称霸的四项功勋。众所周知,在河南的土地上,息夫人所经之处都建庙立碑,被尊为“平安神”,如今依然是河南省息县的地域形象名片。
息夫人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脸似桃花又称为“桃花夫人”(一说:因为出生那天桃花都开了,所以叫“桃花夫人”)。死后葬于桃花夫人庙,又称桃花庙。如今河南信阳息县依然有桃花庙。
十樊姬(东周)
樊姬,楚庄王的王后。樊姬为了劝阻楚庄王不要因打猎,玩物丧志,就不吃禽兽肉,以此来打动楚庄王。而楚庄王从此改过自新。张说曾说:“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
当时有一架名为“绕梁”的古琴惊现于世。“绕梁”的典故出于《列子》,说的是周朝韩国有一个著名的女歌手韩娥,在去齐国的途中盘费用光,万般无奈之下,于雍门卖唱求食。她的歌声凄美动听,催人泪下,使听者无不痴迷感动。韩娥离开之后三天,人们仿佛还听到韩娥的歌声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回味。而此琴以“绕梁”为名,可见其音质之优美世所罕见。“绕梁”古琴落到楚国华元手中。为了讨好楚王,华元将此琴献给楚庄王。楚庄王得到“绕梁”以后,终日弹琴作乐,如痴如醉,不能自拔,有一次竟连续七日不曾上朝,不理朝政。樊姬见此情景十分着急,便不顾后果,直斥楚庄王过失:“大王过于沉沦音乐了!当年的夏桀沉迷于‘妹喜’之瑟,而招致丧国之恨;商纣王醉心于莺歌燕舞,而致焚身鹿台。而今大王因为喜欢琴声而七日不临朝,难道是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十分惭愧。为了彻底抗拒“绕梁”的诱惑,楚庄王忍痛命人用铁如意将琴身捶为数段。
十一文姜(东周)
文姜是齐僖公的女儿,宣姜的妹妹。她的美貌,比姐姐毫不逊色,而她的婚姻生活,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效应,比姐姐还有过之。当时的齐国,已是春秋强国之一。而强大的齐国,又有两个貌若天仙的王女,自然是诸国求婚的好对象。宣姜许嫁卫国世子(又名急子),文姜则许嫁郑国世子姬忽。然而和姐姐被骗嫁急子之父灵公相似的是,郑国世子却因为“齐大非偶”的流言,而单方面解除了婚约。文姜从小就自负美貌,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男人抛弃。不免伤情悲春。在这种心境之下,不知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她居然转而和自己的亲哥哥姜诸儿(后来的齐襄公)之间,发生了男女私情。后来嫁与鲁桓公。
十二赵姬(秦)
她原本是赵国富豪家的女儿,后来成为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把赵姬献给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嬴子楚,成为嬴子楚的夫人。于公元前年生秦始皇嬴政。后来,嬴子楚成为秦国国君,即“秦庄襄王”,她成为秦国的王后。
公元前年,秦庄襄王嬴子楚去世,她的儿子嬴政即位为秦王,赵姬成为王太后。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年),赵姬去世。秦始皇追尊母亲赵姬为“帝太后”,与秦庄襄王嬴子楚合葬茝阳(芷阳)。
十三虞姬(汉)
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yú)(一说姓虞),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了她作《垓下歌》。
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以及相传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公元前年楚汉战争项羽兵败时,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
十四张嫣(汉)
张嫣,《汉孝惠皇后外传》有载:面部长而略圆,洁白无瑕,两颊丰腴,形如满月,蛾眉而凤眼,龙准而蝉鬓,耳大垂肩,其白如面,厥颡广圆而光可鉴人,厥胸平满,厥肩圆正,厥背微厚,厥腰纤柔,肌理腻洁,瘠肥合度,不痔不疡,无黑子创陷及口、鼻、腋、足诸处无病……”张嫣走路的姿态也非常美妙:“其行步若轻云出岫,不见其裙之动也。”其优雅之态可见一斑。后来是她的亲舅舅惠帝刘盈的皇后。
十五陈阿娇(汉)
孝武陈皇后,东海郡东阳县人,名不详。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
陈皇后为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之裔,堂邑夷侯陈午与大长公主刘嫖之女。陈皇后在汉景帝年间嫁予太子刘彻为太子妃,建元元年(前年)立为皇后。元光五年(前年),以“惑于巫祝”罪名废黜,退居长门宫。其后于元鼎至元封三年间(前年~前年)去世。陈皇后因其起伏一生,为后世留下了“金屋藏娇”、“长门买赋”等典故,并于历代文学作品中传唱。
十六卫子夫(汉)
孝武卫皇后(出生日期不详~公元前91年9月9日),名不详,字子夫,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歌女。汉武帝刘彻十八岁时去探望平阳公主时,看上了卫子夫,卫子夫因此得以入宫,并于建元三年(前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年)立为皇后。最后在征和二年(前91年)卷入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谥思后,葬于桐柏亭。身驻汉宫凡49年,在皇后位38年,育有一男三女。
十七李夫人(汉)
李夫人(夫人仅次于皇后)即李妍。汉武帝刘彻最宠幸的皇妃,出身歌妓。她短命的一生牵系着千古中华文化的几个亮点—她是著名诗句“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所歌咏的对象,还是“姗姗来迟”这个成语所指的对象,她最出彩的成就是韩非子“色衰爱弛”的理论大实践。她在病中坚决不让汉武帝看见自己的病容,使得他不至于变心,在她死后还关照自己的亲人。
十八赵婕妤(汉)
钩弋夫人(?-前88年),赵氏,名字不详,河间郡人。汉武帝刘彻宠妃,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
好学沉静,姿色甚佳。天生握拳,不能伸展。汉武帝经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于是,受到召见,并将其手展开,掌中握有一个玉钩。回宫之后,册封婕妤。太始三年(前94年),生下刘弗陵,进封夫人。
十九赵飞燕(汉)
孝成赵皇后(?—公元前1年),名不详(野史记载为宜主),号飞燕,舞蹈艺术家(但正史并未记载赵飞燕善舞)。独创“掌上舞”、“踽步”。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鸿嘉三年(前18年)封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立为皇后。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太子刘欣即位为帝,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为皇太后。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崩逝,被贬为孝成皇后。一个多月后被贬为庶人,下诏令其看守陵园,当日赵飞燕自杀身亡。
在中国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燕字指的正是赵飞燕。如此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
廿赵合德(汉)
赵合德姐妹相传为江都王协律舍人冯万金的女儿。姐姐赵飞燕依附阳阿公主府中,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汉成帝一次微服外出游乐,来到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养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来,取悦汉成帝。汉成帝见到赵飞燕,被其美艳和舞姿所迷,龙颜大悦,便把她招入宫中,百般宠幸。
后来汉成帝听说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长得非常漂亮,又温柔多情,连赵飞燕也自愧不如,便下令招入宫中,姐妹“俱为婕妤,贵倾后宫”。成帝固宠赵氏姐妹,对其他妃嫔不屑一顾,对她们的宠爱逾越了礼制,许皇后、班婕妤等人皆失宠。
廿一班婕妤(汉)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廿二卓文君(汉)
卓文君,本名卓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蜀中四大才女。其父卓王孙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大亨,仅家僮有八百名,卓王孙分私奔的卓文君百名僮仆、百万两钱,成一段佳话。卓文君姿色娇美,通音律,善抚琴,所著《白头吟》诗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流传至今。
廿三王昭君(汉)
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语中沉鱼落雁、画工弃市记载她的生平典故。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廿四班昭(汉)
班昭(约49—约),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汉族。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世叔(名寿)妻,早寡。(后汉书·列女传》有她的记载。因为《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竟,汉和帝诏就东观续成之。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号曰曹大家(gū)。有《女诫》七篇,集三卷。东汉文学家,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金星上的班昭陨石坑是以她的名字命名。
廿五窦皇后(东汉)
文窦皇后(?—前年),字漪房,清河观津(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人。汉文帝皇后。
出身名家,贤良淑德。汉惠帝时,被选为家人子,入宫伺候吕后,称为窦姬。后被赐予代王刘恒,随行代国,甘苦与共。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册立为皇后,育有一女二男:长女馆陶长公主刘嫖,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梁孝王刘武。汉景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建元元年,汉武帝即位后,尊其为太皇太后。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年),去世,随汉文帝合葬于霸陵。
廿六邓绥(东汉)
和熹皇后邓绥(81年-年4月17日),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为汉和帝刘肇第二任皇后、政治家,太傅邓禹的孙女、护羌校尉邓训的女儿。
永元七年(95年),邓绥选入宫中。永元八年(96年),封为贵人,恭谦肃穆,侍奉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年),阴皇后因巫蛊事件被揭发,被废黜后位,移局桐宫,同年,汉和帝立邓绥为皇后。延平元年(年),汉安帝即位后,面对“主幼国危”局面,临朝称制。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度过“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重用虞诩、马贤等名臣,镇压“西羌之乱”。“兴灭国,继绝世”,使得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临朝称制达十六年,存在专权之嫌;处理边疆问题、宦官问题等不当,史家略有非议。
东汉永宁二年(公元年),去世,谥号为“熹”,陪葬于慎陵。
廿七蔡琰(三国)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一说字昭姬),晋朝避司马昭讳称文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廿八罗敷(三国)
罗敷,是邯郸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三陵乡姜窑村)一个姓秦的农家女,以采桑为生,大约生活在汉末至三国时期。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是古赵邯郸美女的代表。作为邯郸历史文化的著名典故之一,她的故事被广为传颂,为乐府《陌上桑》的主人公,在《孔雀东南飞》中代指聪明贤惠的黄花闺女。
廿九祝英台(东晋)
祝英台,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即公元年,上虞乡富家女,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此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也随之流传。
卅张红拂(隋)
张红拂,李靖爱妻,本名张出尘,本是隋朝权臣杨素的侍妓,常执红拂立于杨素身旁,因此她又被人称为红拂妓、红拂女。
卅一平阳公主(唐)
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之第三女,太宗李世民之妹,太穆皇后所生,天下纷争中原逐鹿,驰骋疆场父兄齐名,娘子雄关今尤在,千年犹忆女将军。
卅二文成公主(唐)
文成公主(?~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妻,唐宗室女,和亲吐蕃;雪域高原,佳话千古。
卅三武则天(唐)
武则天(——年)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祖籍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是中华帝国唯一的女皇帝。
卅四薛涛(唐)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卅五花蕊夫人(北宋)
花蕊夫人,四川青城人,后蜀大臣徐国璋之女,后成为后蜀后主孟昶的贵妃,国破与后主一起被俘虏到北宋汴梁,她的文采出众,是五代和北宋时最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卅六秦良玉(明)
秦良玉(或~)字贞素,土家族,四川忠州(今忠县)人。自幼从父习文练武,善骑射,通诗文,有智谋。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阳抗击后金,更曾亲率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巾帼英雄。
卅七董小宛(明)
董小宛(公元1年~年),名白,号青莲,金陵人,“秦淮八艳”之一,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另有认为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额妃实为一人,并导致了顺治出家。卅八陈圆圆(明)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伶,“秦淮八艳”之一。陈圆圆色艺双绝,名动江左。她自幼冰雪聪明,艳惊乡里。时逢江南年谷不登,重利轻义的姨夫将圆圆卖给苏州梨园,善演弋阳腔戏剧。初登歌台,圆圆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六马仰秣,台下看客皆凝神屏气,入迷着魔。陈圆圆“容辞闲雅,额秀颐丰”,有名士大家风度,每一登场演出,明艳出众,独冠当时,“观者为之魂断”。来源:行走山西整理
有理想的行走有态度的行走有风景的行走王清茗行走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