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晚,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记住乡愁》节目,以“四季橙香、万古流芳”为主题,介绍了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的人文地貌和民俗风情,讲述了该村利用独特自然条件,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谱写橘颂新诗篇的故事。作为“中华屈氏第一村”,万古寺村在弘扬屈原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做到了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记住乡愁》节目,旨在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传承千年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此次该节目走进万古寺村,则是看重了该村作为屈氏后裔集聚地,多年致力于深耕屈原文化。每年端午,村里的屈姓族人都会自发到江边的屈原祠祭奠,包粽子、喝雄黄酒,成为村民们必不可少、传承至今的习俗。该村通过修屈祠、续屈谱、供屈像、诵屈文、传屈风等方式弘扬屈原文化,传承屈原爱国精神和屈氏忠贞家风,用屈原的精神来建设美好家园,精神“富裕”的同时,该村还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实现了一年四季鲜橙飘香,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近年来,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湖北省宜居村庄等荣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历史发展中,屈原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作为文化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传递出屈原大夫深厚的爱国爱民情怀。而无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还是“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等等,都让我们看到了爱国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始终受到时代的推崇,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价值理念。爱国主义精神并不空泛,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相连。当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流而上,只为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当冬奥会在北京举办,运动健儿奋勇拼搏,不惧挑战,只为让五星红旗在颁奖台上冉冉升起;志愿者不辞辛劳,全力参与,展现东道主的热情好客,只为给全世界奉献一场精彩的奥运盛会,爱国主义精神在一言一行中便可体现,在点滴细节中即能彰显。弘扬屈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还需要做好内涵挖掘和媒体宣传两篇文章。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屈原文化仍有“藏在深闺人未识”之感,提到屈原,更多的还是忧国忧民的形象,而年轻时的屈原也是翩翩俊公子,才华横溢,在国家治理、法律制定、廉洁文化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干,这样的“偶像”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推崇的。可喜的是,随着《典籍里的中国》《记住乡愁》等央视节目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