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宜昌
乡村环境宜居又宜游
一幅乡村振兴的宜昌画卷
正徐徐展开
5月28日,宜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宜昌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长周京介绍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情况。
过去的一年
宜昌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起来看看吧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现代农业取得新发展
◆坚持特色兴农
持续推进
柑、茶、菜、畜、渔等
优势特色产业
发展壮大
加快中药材、小水果
食用菌、中蜂等
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
增加值达.1亿元
增速3.6%
◆坚持绿色兴农
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5%、82.2%、95.5%,夷陵区成为第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花卉苗木产业
◆坚持品牌兴农
“宜昌宜红”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对外发布,全市有效使用“三品一标”的企业、产品总量达到家、个,拥有涉农中国驰名商标38个,宜昌蜜桔、秭归脐橙被列入年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8%。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
◆扮靓人居环境
全市累计清运农村生活积存垃圾33.48万吨、清理河塘沟渠条,“扫干净、收通豁、码整齐”逐步成为家家户户的共识。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整齐完备
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累计建改农村户厕23.14万座、农村公厕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90%以上。
乡村民居设计别具一格
枝江市“四全”(全面统筹、全域治理、全员发动、全新升级)模式和“一坑两桶三上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在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中得到肯定和推介。
◆建设美丽乡村
出台
《宜昌市美丽乡村建设五年推进规划》
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
年
创建省级示范村60个
市级示范村21个
今年已向省申报
创建省级示范村58个
确定创建市级示范村25个
图/张国荣秦一琛摄
◆发展美丽经济
持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
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达到家
实现加工产值.6亿元
涉农电商主体超过家
乡村旅游经济收入达到.8亿元
坚持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展现新成效
◆“三在工程”强基础
推广“党员公约”、“三亮四美”等经验做法,培训村“两委”班子余人次,对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一村一策”开展整顿。
◆“三治”并举增和睦
所有行政村都组建了“道德理事会”“红白理事会”,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秭归县“村落自治”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在全国首创农村精神扶贫“四扶四强”专项行动,得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推介。
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3个、省级文明村镇44个,“两创”覆盖率达%。
深化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推进“雪亮工程”进社区、进农村,10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四双行动”促帮扶
“磁铁支部”弭水桥村、“红色支部”峰岩村成为抓党建促脱贫样板。
发挥市场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比率达90.9%。
补齐民生短板
群众幸福感实现新提升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切实抓好五峰、长阳高标准摘帽和其他县市的巩固提升。
年,“英子姐姐”刘发英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美丽宜道”建设,农村公路等级率达88%、铺装率达79%,行政村通畅率达%。
推进自来水管网向农村延伸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55%。
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两率一户”指标圆满完成。
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光纤和4G网络已覆盖所有行政村和95%以上自然村。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和义务教育入学智慧招生平台,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
全市9个县市区共组建11个县域医共体,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关爱服务,儿童督导员、村儿童主任配备覆盖率达到%。
绿水逶迤去
青山相向开
未来的宜昌新农村
值得期待
来源丨宜昌发布
记者丨王林通讯员丨方素珍
编辑丨晓浪编审丨翟婷婷
转载须注明来源
最美的乡村,就在身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