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张艳视频剪辑记者曾超摄影:通讯员付蓓蓓
大块头,大胡子,大嗓门,衣服上尽是大口袋——8月盛夏,记者在宜昌约访摄影家李风。
李风
今年48岁的李风,现为宜昌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他还是《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签约摄影师,入选中国青年摄影家与湖北省青年艺术家人才库,曾被评为湖北省十佳青年记者,斩获过年湖北省摄影年度人物奖、宜昌市第5届青年科技人才奖等。他还拍摄编辑出版了《中国三峡野生动物图册》《老城影像》《摄影蝶变》《家在宜昌老城》等图书。
国内外拿奖拿到手软的李风,以纪实风格闻名,对此他的心得是:“拍好身边的事,就是拍好整个世界。”
“一个好的纪实摄影师,不能做简单的记录者,而要做有思想的摄影人。”在访谈中,李风无不强调着这一点。
疫线摄影,要拍出风格和温度
新冠疫情期间李风镜头下的社区工作者
记者:你大学学的财会专业,跟现在风马牛不相及,怎么走上这条路的?
李风:都是一卷胶卷闹的!大学刚开学去秋游,一个同学带了相机,拍完一卷胶卷要换,但没人会。我经常见表哥装卸胶卷,便自告奋勇,哪晓得搞砸了:第一卷胶卷部分过度曝光,第二卷又没装成功,同学们尤其是女同学很失望。这件事促使我自学摄影。后来参加省里的大学生摄影比赛,我的一张夕阳西下风光照获得金奖。一位大学美术老师看到照片后特地找到我,说:坚持下去,你会成功的。我备受鼓舞,对摄影更加迷恋,所以毕业后在一家大企业当财务总监,干了六年我还是跑了,坚决要把爱好变成事业。
我转行也跟小时候受到的艺术熏陶有关。我父亲是大学声乐老师,曾在恩施剧团工作过,当时剧团里还有几位湖北美院的老师,我常常看他们画海报、油画,跟他们一起做道具。有位老师送了我两本美术方面的书,我现在还留着。
记者:记者出身的摄影师,新冠疫情这种大事件不容错过,但“同题竞争”怎么拍出自己的风格呢?
李风:年我参加过“非典”的新闻报道,所以对这种事件比较敏感,从1月份就有意识地在拍。当时看到武汉的摄影人拍摄了大量病房中的图片,我就想另辟蹊径,把镜头对准疫情之下的“众生相”。有些社区知道后纷纷联系我,希望把他们在“战场”里的故事记录下来。这正是我想的,我想从另一角度让我的图片“有情绪、有温度”。
我先后构思拍摄了《湖北街头“橙色”的坚守》《湖北红丝带出租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他们是城市防御的最后一道封锁线》等几个专题。第一组照片传播出去后,电话每天都被打爆了,都是各大媒体包括网络平台约稿,一度天天“上头条”,呵呵。在拍社区工作者时,我尽量不干预他们的工作,除非特殊环境,一般都保存在两米左右的距离。我就是想多记录他们的自然状态。
拍人物照的时候,我也花了点心思。“三八”前我应邀给位女医护人员拍照。怎么拍?当时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构思比如拍肖像等,我感觉都不好,就想到拍摄视频,让她们在镜头前每个人说句话,体现她们坚守了多少天。上网后,当天点击率就突破万次。
我每天戴着口罩和手套去“扫街”,疫情最胶着的时候,我夫人哭着求我不要再出去了。我人也瘦了5公斤。但我很珍惜记录这场“战疫”的机会,坚持拍到了5月份,G的硬盘拍满了。一些作品得了奖,有4张照片还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新冠疫情期间李风拍摄的配送者
家在宜昌,要拍一辈子三峡人
李风拍摄的三峡移民走过20年组照之一
记者:年三峡工程开工建设20周年时,你的30幅组照《三峡移民走过20年》获评第三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佳作。作为土生土长的宜昌人,三峡滋养了你,成就了你。还记得第一张关于三峡移民的照片吗?
李风:宜昌一直就是摄影之城:一方面不缺好素材,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后来又成为繁华的码头城市,所以很早就吸引了很多人包括“老外”来拍摄,我20年前看过一本国外的画册,里面有大量三峡老照片,都是年前一位英国摄影人拍摄的;另一方面,宜昌出过很多有名的摄影师,比如黄翔、徐卫民、李亚隆、校萱安等,其中黄翔在上世纪60年代还做过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主席,至今宜昌玩摄影的在全国摄影圈都很有名气,宜昌的摄影还是很有传承性的。
我拍摄的第一张三峡移民的照片,是年6月25日。那天中午,秭归县向家村7岁的小移民刘伟,扛着凉席,坐着小班船,和家人准备移民到宜昌市区,我将镜头对准了小刘伟。向家村是三峡库区首批移民的搬迁村,这一幕代表着三峡百万移民大迁徙拉开序幕。至今,三峡移民我已经拍摄了20多年。最早是沿着三峡库区多公里的长江沿岸拍摄,年三峡移民大批外迁,我又开始跟着外迁的移民拍摄,同时跟拍他们在外省的生活。
三峡移民是人类的大迁徙,家在三峡,热爱摄影,得天独厚,没理由不去记录。这个专题我会坚持拍下去,拍一辈子,30年、40年、50年……只要拍得动!
记者:三峡对你来说就是一块磁铁,跟很多移民还有联系吧?
李风:那当然,隔三岔五就去一趟三峡!三峡库区已搬迁安置移民余万人,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这20多年里,我记录了小婴儿长成了20来岁的小伙子、大姑娘,年轻人当上了爷爷和奶奶,老人们有的健在有的走了……最近一次跟他们联系,是去年8月,我和十多年前拍摄的对象易元秀一起上深圳卫视的“图鉴中国”栏目,我们一起讲解三峡移民20多年来的故事。
好的纪实摄影人,要深入社会和百姓生活
李风的代表作《等待做实验的猴子》
记者:说说你最满意的作品。
李风:猴子!年非典爆发时,有则新闻我很感兴趣: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实验,30多只猴子为此献身。我很想去拍,但一直没机会。
后来我认识了宜昌一位喂养实验用猴的人,在年4月的一天,拍摄到了实验用猴转运的过程。其中的一张图片《等待做实验的猴子》,当年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全球金奖和第22届国展铜奖、美国国家地理中国赛区金奖等。年,我又联系到了湖北一个更大的养殖基地,跟拍一年后,这组《中国制造的实验用猴》获得国际新闻摄影赛(华赛)银奖。年,我拍摄的养殖基地建成了一间实验动物医学实验室,我再次跟拍,用这组图片加上一些新拍摄的图片参加年第十届索尼世界摄影大赛,获得专业组银奖。
这一系列的作品,都起源于那一张《等待做实验的猴子》,它算是我的代表作。
记者:对于纪实摄影,你说“拍好身边的事就是拍好整个世界”,怎么拍好身边事?
李风:深入,深入,深入!只有扎实认真地在社会生活和老百姓中去寻找好的选题,才会拍出真正意义上的纪实摄影作品。浮于表面、投机取巧拍摄的一些专题,往往苍白肤浅,没有生命力。这个时代图片满天飞,每天都不缺各种纪实图片,但缺少时间跨度大、思想深刻、成系列的专业作品。做摄影专题,要有深入挖掘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摄影艺术是要用脑用心的,不要把它当成体力活,不要今天看到一个事情有意思,拍两天;明天看见一个人物感觉有特点,又去拍两天……拍一样丢一样,那种猴子掰苞谷式的拍摄方式,只会浪费时间也出不了成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