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文化节郑家裕摄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冯汉斌通讯员周华山
一个人,照亮两千年的悠长岁月。一条河,奔涌出中华文脉的辞赋源流。一座城,在不懈的传承中与古为新,传承创新。
长江,三峡。宜昌,秭归。屈原,从这里走向世界,从历史走向未来。宜昌人民高擎文化传承的旗帜,奋力书写新时代壮美诗篇。屈原故里秭归被授予“中国脐橙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中国美食之乡”“全省十佳书香县市”等称号,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
12月3日,宜昌市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合作协议签约暨屈原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宜昌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姜辉作视频讲话。他指出,传承好发展好屈原文化,对于延续历史文脉、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传播中国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宜昌市委书记王立强调,宜昌作为屈原故里,正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传承发展屈原文化,力争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推广地,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
作为屈原故里,秭归如何突破性传承发展屈原文化?秭归县委书记杨勇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关键是要做好“研究、传播、产业”三篇文章。而做好这三篇文章,秭归的屈原文化建设将如日之升,欣欣向荣。
千年端午,历久弥新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传承千年的端午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年,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年,秭归被确定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永久举办地。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从此开启了与时俱进的新篇章。
实现了“屈乡特色、全国典范、世界影响”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让许多被遗忘的非遗获得新生,“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在时光流转里历久弥新。
在凤凰山、乐平里等4个端午习俗传承基地,在茅坪镇建东村、归州镇屈子街等6个重点端午习俗村,在分布于秭归全县各处的55个传习所,人们总会“遇见”记忆深处的端午味。
艾粽的清香、摇曳的香囊、古老的祭祀仪式、激情的龙舟竞渡、复刻着千百年来最原汁原味的端午记忆;
“万人包粽子”的盛大场景、“屈原家宴”的美食诱惑、“天问一号”航天展的科技赋能,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插上新时代“文旅融合”的翅膀;
“走得出”,根植于这片文化热土,屈原故里的人们创作了民俗歌舞剧《大端午》,将一个内容丰富、风情迥异的端午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并让它走出三峡、走向世界;
“传得开”,借助网络的力量,屈原故里“云上”端午文化节令屈原故里古老的端午习俗、非遗文化与数字、游戏、动漫等现代元素相遇,传统文化彰显时代光芒;
“留得下”,更多的传统技艺在现代市场里焕发新生,峡江龙舟、柏木船、三闾刺绣等近百种与端午相关的非遗生产性保护产品在不断地被创新,成为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活态传承的品牌。
峡江楚韵,诗意流淌
楚辞之光越千年,诗风雅韵滋故园。
宜昌秭归,被著名诗人余光中称赞为“蓝墨水的上上游”。
秭归乐平里,屈原出生的地方,也是诗歌成长的沃土。一代代“泥腿杆子”诗人,坚守着祖辈的信仰,把劳作的汗珠摔进泥土,滋养着梦想,开出了诗歌的花朵,可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活跃在秭归乐平里的民间诗歌组织“骚坛诗社”,最初成立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年历史。年以来,骚坛诗社每年举办端午诗会缅怀屈原,古音吟诵,诗声起伏,以农民诗人为主要群体的骚坛诗社会员们在屈原庙前怀古抒今,演绎出“一手锄头一手诗”的文化奇观。
秭归除了骚坛诗社外,还有清莲、金税、萤火虫、天问等15家民间诗社,吸纳农民工人、干部职工、教师学生等广大群体诗歌爱好者,在农村晒场、企业车间、城镇社区、中小学校等地举办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激发民间诗歌力量,繁荣诗歌创作。
曾经的农民诗人们,在文化的浸润中找到了新的传承方式,也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青年诗人郝明月,是土生土长的乐平里人,是骚坛诗社会员、秭归县级屈原诗歌吟唱非遗传承人。他在写诗、吟诗的过程中,一步步加深对屈原文化的了解,创办了湖北骚坛文化艺术传播公司,将诗歌创作与文化传播、文创产品开发相结合,开发出屈原作品竹简工艺品、兰花盆景、峡江雕刻等系列产品远销全国。
而今,郝明月又玩转抖音当上了“网红”。他在抖音平台上展示诗画作品、吟唱屈原诗歌、宣传屈原文化与秭归美景,收获了大批粉丝。其许多弘扬屈原文化的短视频被转发传播,形成了文化传播聚能效应。
上下求索,《橘颂》新章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原名篇《橘颂》,为宜昌秭归的柑橘文化赋予了特殊的内涵与意义,为其柑橘产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橘颂》问世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屈原故里的人民,用勤劳与智慧不断地呵护、培育着诗祖心中的“后皇嘉树”,将柑橘发展成为秭归县乃至宜昌市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
年4月,秭归脐橙纪实报告文学集《后皇嘉树》首发,以全景式史志式展现了秭归柑橘产业发展的风雨历程。柑橘产业的发展史,与宜昌人民传承发展屈原文化一脉相承。正是“求索”精神的引领,秭归县历经四十余年的科学培育和不断探索,终于让冬季集中上市的脐橙实现了“四季有鲜果”。敢为人先、上下求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令秭归柑橘产业发展历程成为屈原精神文化传承的实践范本。
“中国柑橘之父”章文才、柑橘专家邓秀星等一代代柑橘专家,以及一代代橙农,都是屈原精神的践行者。而今的秭归脐橙,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四季旺销”成就了秭归脐橙综合产值年超85亿元的大产业。以“屈姑"食品为代表的脐橙饼、脐橙粽、脐橙酱、脐橙茶等系列脐橙深加工产品,更是远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
创新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令秭归柑橘产业发展处于时代之潮头。年,秭归脐橙网络销售突破10亿元,成为县域脐橙电商销量全国第一。地处三峡腹地的秭归县缘何电商产业发展如此超前?正是屈原“民本思想、求索精神”指引着当地的发展方向,执政为民、超前谋划、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精神的引领与思想的破冰令秭归县年便荣获“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称号。而今,更是开启了书记县长带货直播、开设网红培训班等数字经济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续写《橘颂》华章。
精神之帜,猎猎飘扬
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因为疫情经历了两次延期,最终确定本月24日至28日在秭归召开。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方铭教授告诉记者,“年5月,我当时在武汉大学读研究生,第一次来秭归。这三十余年来,我多次到过秭归,目睹了秭归的巨大变化,也充分地感受到了秭归人民对屈原的热爱。中国屈原学会的广大会员一直期待着能在秭归召开屈原学会的年会,感受屈原故里人民对屈原的深厚感情,了解屈原故里的文物遗存和文化传说,交流关于屈原与楚辞研究的最新成果。”方铭相信,这次屈原学会年会必将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
为弘扬屈原文化,举贤网董事长、秭归籍人才专家王尚峰不但发起成立屈原文化发展研究会,而且邀请百余位致力于弘扬屈原精神的杰出学者和企业家精英,从全国各地共赴秭归,与当地屈原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纵论屈原文化发展与传承,共同助力秭归文化产业发展。据悉,王尚峰本月将率研究会的20多位专家学者,来秭归参加中国屈原学会年会。
是的,屈原文化,是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这面旗帜上书写着行廉志洁。有一首《粽子歌》在秭归大地传唱:“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秭归人民如此注解:雪白的糯米和青青的粽叶,象征着屈原的清清白白、坦坦荡荡;红豆和红枣,象征屈原对祖国的赤子之心;粽子的棱角,象征屈原的刚直不阿。一颗小小的粽子,满是故乡人们对屈原的崇敬与思念。
可以说,对屈原的敬仰,已深深融入宜昌儿女血脉灵魂。每个宜昌人,每个秭归人,正以屈原精神为引领,努力擦亮宜昌城市品牌,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