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www.txbyjgh.com/axhd/m/2084.html眷恋一方热土文/叶少波经与好友们几次三番实地翻看残碑,隐藏在故乡白沙镇叶村黑龙山谷底一座旧庙太沟寺的前尘往事渐渐从岁月深处浮现出来……新近翻修的太沟寺太沟寺内现存乾隆四十八年(年)残碑所记的文字,“登封县正堂王公讳光佩捐银五两”不经意间竟激发出我寻根究底的浓烈兴趣。“正堂”在明清时是对地方府、州、县主官之尊称,意即府、州、县的正职长官称正堂,从碑刻的文字可知登封县正堂是乾隆年间登封知县王光佩。登封县志——乾隆年间县令名录(1)查阅《登封县志》看到上面明确记载有“乾隆十五(年)年,黄冈进士王光佩任登封知县,乾隆二十(年)年曲阜监生孔毓孜接任登封知县,王光佩在登封任职五年。”王光佩号绅斋,雍正丙午(年)举人,乾隆四年(年)己未科进士,乾隆十五年赴登封任知县,还出任过甘肃通渭知县、归州知州。而归州与黄冈同属今天湖北省,若是仕宦生涯的最后一站是归州知州,算得上是拿为政一方造福乡邻的方式来回报家乡父老。关键是王光佩乾隆二十年已经离任登封知县,时过二十八年为山谷里的乡间庙宇捐资可能性有多大?最大的可能性是王光佩退职后,因为偶然机缘得知登封县所辖的叶家寨山谷中要修建寺庙,立刻慷慨解囊捐银五两。王光佩看似不经意间的捐资,让我们看到曾经主政此处的父母官的那份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所谓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也让人猜测到故乡百姓与这位登封知县的融洽关系。退职了又如何,回乡了又如何,人虽离任,但他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眷恋着治理过的这方热土。不止如此,王光佩甫任登封知县时,就特意向前来中岳庙拜祭的乾隆皇帝贡上景店村(今登封卢店镇景店村)的特产小米,使得景店“贡米”名扬四海,为百姓带来福音!透过这方乾隆四十八年碑刻,二百三十多年前湖北黄冈已经离任知县向山间庙宇施以援手的举动让今天的叶氏后裔莫名感动。如今置身在幽静山谷的太沟寺曾经有过殿阁林立的辉煌兴盛岁月——“……游览者多于斯而礼拜不息焉!乾隆四十八年,作有佛殿一座,后又修大殿三间。嘉庆三年(),建观音阁一座并左右两亭六间”嘉庆四年()碑刻文字即为明证,谷底的这条小石溪,童年时代不知多少次在其中品其甘洌,濯足浴身,牧牛饮水,溪流的清澈与清凉,让我们不由去感谢自然的恩赐。从石箱子俯瞰山谷若说外乡人王光佩尚且愿意捐资助银在清幽山谷建起胜迹,源于他在内心里已经接纳了这片热土。我们真正在小石溪畔长起来的后辈,更有理由,有责任和义务来守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让山林更繁茂,让溪流更清澈,让水势浩荡,让鸟鸣啁啾,让世代生活其中的人们永远有机会悦纳这份自然的润泽。感谢黄冈进士王光佩对这方热土的眷恋,今天当我们走在黑龙山山谷,流连于太沟寺畔,似乎仍能触碰到他温情依然的目光……作者简介:叶少波,洛阳伊川人,河科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喜欢探幽览胜,闲暇阅读自娱,纸媒发表散文若干。本文来自“今日作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54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