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银保监会监管处罚数据出炉,银行业机构和个人合计领下张,总处罚金额达1.16亿元。其中城商行为监管重要处罚对象,被处罚金额合计达.5万元,位列所有银行类型之首,包括龙江银行在内多家城商行总行领罚。
就处罚事由来看,内控不合规问题,依旧是银行机构难以摆脱的“沉疴顽疾”,未能落实监管部署、防范风险不到位、员工违法违规行为频发以及内部问责机制形同虚设等问题,屡查屡犯,成为监管罚单的“常客”。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监管对金融机构违规行为零容忍、常态化、严处理,监管专业性持续提升,对金融机构运营过程中的合规问题、政策执行情况的核查不断细化,提升监管政策达成成效,以罚促改,促进行业规范运营、合规展业。
城商行合计被罚近万龙江银行单月领34张罚单
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年4月(以处罚公布日期为准),银保监全系统针对银行业合计开出罚单张,总处罚金额达1.16亿元,处罚机构家次,处罚人员人次。相较于3月来看,罚单数量环比增长12.67%,处罚金额环比下滑53.45%。
银保监会披露信息显示,截至年末,全国家银行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达到家,占比近40%。由于机构数量众多,今年以来,农商行领取罚单数量一直位居各月榜首,包揽了银保监会近三成罚单。4月同样如此,农商行领下91张罚单,占当月罚单总数的26.92%。其次分别是城商行71张、国有行61张、股份行41张、村镇银行35张、农信社19张、政策行18张。
此前1、2月农商行被处罚金额最高,3月股份行被处罚金额最高,4月城商行则“突出重围”,合计被银保监会罚款.5万元,占当月银行总罚金的33%。其次是农商行元、国有行.7万元、股份行.3万元、政策行万元、村镇银行万元、农信社.8万元。
4月份城商行总罚金最高,主要源于龙江银行领罚频繁,且拿下年内银保监会针对银行业开出的第三张千万级罚单。
据财经网金融梳理,4月,龙江银行合计领下34张罚单,龙江银行总行及其11家分支行、22名责任人员一同领罚,合计处罚金额达万元,占单月城商行总罚金的51%。其中还有一张千万罚单,4月13日,龙江银行总行因存在监事会未能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内审工作有效性不足等19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处以罚款万元。
除了龙江银行之外,另有多家城商行的总行被处罚,包括东莞银行、临商银行、宁波银行。宁波银行总行月内拿下三张罚单,涉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代理保险销售不规范、绿色信贷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多项业务违规,合计被罚款万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4月政策性银行领下罚单数量18张,达到了今年各月的峰值。据财经网金融梳理,今年1月至3月,政策性银行分别领下罚单8张、1张、6张,被处罚金额为万元、30万元、万元。
其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行成为主要监管对象,单单4月就领下14张罚单,8家分支行及15名责任人员合计被罚万元,年以来合计领下罚单23张,合计被罚款万元。该行涉及的违法违规事实多集中在信贷业务,包括未有效监督贷款资金用途、信贷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存贷挂钩等等。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指出,政策性银行频繁涉及上述违规,说明内部控制程序未能执行到位,其违规内容是信贷业务中常见的违规情况,监管加强了检查力度相关问题便暴露出来。
9家银行内控不合规被罚建行4家分支行涉贷款资金流入房市
内控合规是银行经营的底线要求,内部管理存在的漏洞缺陷会对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然而,就4月银行罚单指向的违规事由来看,目前银行机构内控不合规现象依旧“遍地开花”。
以4月处罚金额最高的千万罚单为例,其所指出的违法违规事实,多直接提及龙江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包括监事会未能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内审工作有效性不足、内部问责不到位等问题。
另据财经网金融梳理,4月,包括龙江银行在内,共有9家银行机构因为内控管理不到位被处罚,其中涉及两家国有大行及一家政策行的分支机构。
4月2日,邮储银行宁都县支行因为内控管理不到位、迟报案件信息被罚款50万元;4月12日,工商银行大同云冈支行因内控管理不严,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30万元;4月2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秭归县支行因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挪用资金,被罚款40万元。
对于部分国有大行分支机构屡涉内控不合规问题,廖鹤凯解释称,内部合规工作和银行业务拓展之间一直都在平衡中,业务部门有持续的业务压力,合规部门执行上会有尺度的考量。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期,伴随着更多的信贷问题的出现,监管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