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

一座传承千年的诗歌之城

这里

诗意浸染了小城的每一个角落

今天

有这样一组诗词与我们相遇

发现

诗词深处的秭归是越来越动人

组诗:秭归,一座诗意的城

作者丨格杉

一座诗意的城

作为一个远离故乡的行者

今天,我愿意沉默以靠近大地的真实寻找隐藏于这个城市的诗意之美一花一叶一世界而一座城,一座闪耀着远古智慧的城时代气息里有多少思想的交融多少年悄然远去,远古的忠诚一直燃烧夜色沉睡在安祥的梦境里而谁的思想以飞翔的姿态,跳跃于抒情的诗行间这里的山水草木风雨,还有一些人以诗意的双眼,纯净的情怀担当起这座城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传承千年的节日沿着点燃夜色的光明我看见一座山水园林的城的血脉里奔流着独特的钙质流淌着楚文化的元素细阅这座城我的视角寻不到终点众生云集,谁在繁华的表象下而真正触摸到一条河流的诗意

五月,与一场雨的相遇

五月端阳,潮意在时空的最深处涌动

初夏的雨,象清越的弦敲着素净的乐音

清凉的风,滑过脸庞将心底的渴念隐匿

雨意横斜,我听到柑橘花开的声音

像夏天的一场心事

落在橘树下的泪珠

不可避免地让我回忆起艾草的香味

雨声喧哗,很多人来了很多人走了

反反复复,当繁华褪尽而尘嚣依旧

海角与天涯,成了长江岸边深藏的村庄

雨声如禅,所有的浮躁都化作青烟一缕

是谁站在雨里说,看现在多像是春天

让人长久怀念一个叫五月的时光

有风穿过街头,再也不会回头

就像一场雨无悔地下过之后

悄然回望再也寻不回当初的形状

在纵横交错的时光里感叹

有些故事在生命里注定一去不返

已随波逐流远去成一片透骨的凉

在凤凰山与屈原对话凤凰山,一个并不丰腴的小山却是一种文化图腾的符号在江岸以无畏和决绝的姿势继往开来担负起一种重任屈原祠,一个端坐在西陵峡畔的名词远离喧嚣和繁华用沉默的固守执着自己内心精神的敬仰当道德的光辉再度垂照这方鲜活的热土一双睿智锋利的眼睛掠过旧时的僵化和贫瘠以空前的英雄气魄生生劈出一条人文之河在这个物欲膨胀和招摇的年代是谁紧咬牙关沿着内心一盏明灯的引领用无比的淡定和从容举高人们灵魂的标尺此刻,静默在优雅的雕像下在冥冥中与祖先完成了一次的对话跨越千年我仰视以裸呈我全部虔诚的敬畏

跳跃的高度两干多年前的一个黄昏一只杜鹃泪水涟涟,衔起一缕幽魂一个疲惫的古人在行走在江水流淌之上,不朽的楚辞精神在烟雨迷蒙中沉浮升起被诬陷和疏远裹缠鲜血染红一抹残阳泪水流淌千年流淌出一条澎湃的江水跳跃,一个悲壮的身影图腾的诗篇在五月飞翔络绎不绝的朝圣者以划桨的姿势抵达你的江心在月色下思考,在阳光下舞蹈坚定的信仰在五月里灼热起伏一条承载着生命之源的江水所有的伤痛因为一块圣洁的石头诗魂和灵气,跳跃的高度奔入平仄的诗行,抵达自由的天堂

作者

格杉,男,秭归沙镇溪人,现任远安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远安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从九十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以诗歌、散文诗为主,作品在《芳草》、《新作家》、《湖北文化》、《骚坛》、《丹阳》、《三峡文学》、《三峡晚报》、《三峡日报》、《屈乡文艺》、《水镜文艺》、《沮漳文学》、《诗歌阅读》、《明天诗刊》等多家报刊及电子刊物发表。

-END-

图片来源:网络

监制:黄琴华

编审:张新玲

初审:韩晓晴

值班编辑:王晓璐

编创:相见hediko

往期回顾

音乐MV《秭归》《端午是个好日子》丨香桥纪事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第十期第十一期第十二期第十三期第十四期第十五期第十六期丨项目建设劲逮逮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第十期第十一期第十二期第十三期第十四期第十五期第十六期第十七期第十八期第十九期第二十期第二十一期第二十二期第二十三期第二十四期第二十五期第二十六期丨微言大义谭本华高建强望开新王学山颜道梅向传清袁学兰

?秭归广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