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话端午
作者崔洪国
年11月9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假日。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端午节”被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今年的6月5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正是我国几大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之一的端午节。今天,我就从几个方面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端午的知识。
(一)端午文化溯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说法,屈原说、曹娥说、夏至说、龙日说、伍子胥说、介子推说等等。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就要数纪念屈原了。此种说法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屈原,名平,字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他忧国爱民、体恤苍生的情怀,不趋炎附势、不贪图名利的品质,勇于求索、九死不悔的精神,刚正不阿、廉洁无私的人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向上。他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任左徒之职之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但是到了后来,他的主张遭到了楚国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其中就包括郑袖、靳尚等人。由于楚国国内保守势力的强大,再加上这些人在楚怀王面前进谗言诋毁屈原,屈原渐渐被楚怀王疏远,继而被楚王流放。到了后来,当秦国军队攻陷楚国都城郢都的消息传到屈原耳中之时,屈原悲痛欲绝,遂抱石于公元前年的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而死。
二是曹娥说。这种说法出自东汉年间的《曹娥碑》。曹娥是孝女,她的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世有传曹娥之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修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也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被定名为曹娥江。据东汉邯郸淳《曹娥碑》、东晋虞预《四明丛书》记载:上虞曹娥之父为一弦歌礼神的巫师,于汉建安二年五月五日驾舟溯江而上去迎波神伍子胥,被波涛溺死,不得其尸。时年十四岁的曹娥,沿江号哭,到第七天投江而死,三日后与父尸俱出。此事就此传为神话,而后又传到县府知事那里,当即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词赋予以颂扬。乡民为曹娥之孝行而感动,此后,每年五月五日以竞渡投食江中为之悼念。此说流行于浙江绍兴一带。
三是夏至说。西晋史学家司马彪在《续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了夏至是五月初五及其风俗起源的内容,而且明确指出,汉代五月初五的风俗是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夏至,是先秦古人最早确定的四大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一。夏至之日前后,农事活动十分重要,又加上杂草恶木、瘟疫病害等蔓延而危害农作物及人之生命,古人便于夏至日举行一些活动来祈求丰收,禳除灾害,相沿成习,夏至日也就成了民俗活动日渐丰富的传统节日。当代,持此说法的主要人物为著名学者刘德谦。他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为其观点提出三个主要依据:第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中并未提到这一节日风俗,即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但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另外,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龙舟竞渡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的范围之中,由此可见,不一定是为了捞溺江而逝的伟大诗人屈原。第二,端午节的有些风俗内容,例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也并没有多大关系。第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可见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应当是夏至。但是因为与其艺术一样,屈原的人格出众,因而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四是龙日说。这种说法来源于我国著名的诗人、民主战士以及学者闻一多所著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在古代吴越地区,五月初五是“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闻一多为了阐述、推论端午为龙日说,在《端午考》一文里,共列举出条古籍典故,并逐一阐释,为更进一步考证其龙日说寻觅大量佐证。综合其证,主要有六个方面。其一,他认为最明显的是端午竞渡用的是龙舟,意思是说竞渡用的主要工具是龙的标志;其二,粽子与龙的联系。粽子投到水里,被龙所窃或夺;其三,传说扬州在端午节铸盘龙镜,祈求降雨;其四,五月五日举行的“龙忌”日,纪念介子推,而且介子推的故事中又有《龙蛇歌》,其词见于《吕氏春秋·介立篇》;其五,相传守宫制用的一种保护贞操的秘药是端午日制成的。闻一多在此说:“而守宫一名龙子,这也昭示着端午和龙的因缘”;其六,在端午节这天有鱼变成龙的传说。总之,闻一多认为端午节这天与“龙”相关联的较多,故为龙日说。
五是伍子胥说。相传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化作涛神,当时世人都觉悲哀,因此祭奠他,由此端午节便产生了。此传说广泛流传于江浙地区。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少年时期就显现出其出众的才能。伍子胥原是楚国大夫伍奢之子,由于宫廷倾轧,伍子胥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他投奔吴国,辅助吴国征伐楚国,五战均攻入楚国都城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痛恨楚平王,进入楚国都城后,掘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连战连捷,越国因而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此时伍子胥看破勾践的阴谋,于是强烈建议夫差应彻底消灭越国。然而夫差不听,当时吴国的太宰伯嚭收受越国的贿赂,因而进谗言去陷害伍子胥。夫差听信谗言,对伍子胥予以赐死。伍子胥不畏死亡,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派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并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于是端午节也成为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六是介子推说。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子绥,春秋时期晋国人。传说晋文公赏赐从属时,介子推没有得到提名,而且他也不愿意居功得赏,便与母亲隐居于绵上山里。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便放火烧山,而介子推坚持不出,最后自焚而死。《史记·晋世家》记载:“文公环绵上山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说明介子推的行操感动了文王。五月五日纪念介子推的说法,首见于东汉蔡邕的《琴操》:“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为了在端午节这天纪念介子推,文王下令民间不得生火。又据晋代陆翙《邺中记》说:“并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举饷食。”将五月五日作为介子推的忌日,而且民间在这天有不生火做饭的习俗。此处的并州是指今内蒙古、山西大部及河北之一部,即包括河北保定、正定,山西太原、大同等地。
从文字溯源的角度看,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五”为中。《易经.系辞上》说,天为奇数,一三五七九,五数相加为二十五;地为偶数,二四六八十,五数相加为三十;天地之数相加是五十五。天地数之和都是五的倍数,它们的总和正好二五相逢,所以五月五日为“天中节”,它们碰在一起才是“正”,是“端午”,这一天午时为正中之正。
(二)端午文化习俗
虽然关于端午节的出处很多,但流传最广泛的当属屈原说。关于其它出处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但这并不影响各民族对端午节的普遍认同,进而逐步发展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各地由于民族风俗差异和地域文化传统不同,而使端午节呈现出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节日文化景观。其习俗形式、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类型划分,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是佩饰习俗。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也有另加钟、铃、缨以及蒜、粽子形状的。这种头饰通常用于插在妇女的发髻上,也可以用来赠送。(1)戴艾虎。艾虎是我国古代端午节时常用的一种驱邪辟邪之物,同时也可作为一种装饰品。我国古代将虎视为神兽,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虎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2)系彩丝。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认为五色丝与祭祀屈原相关。西晋司马彪《续汉书·礼义志》载:“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五色印就是后来的五色彩缯,其桃印长6寸,宽3寸,并配五色文书悬于门上。这与后世的悬符避邪很相似。司马彪所记载之事均源于汉代。这种五色彩丝或朱索,都具有神秘色彩。(3)系长命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人们饱尝战乱之苦,所以最重视的端午习俗莫过于“辟兵缯”了。用五色丝染练制成日月、星辰、鸟兽之形状,上刺文绣、金缕,即叫辟兵缯,也沿袭汉代名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有的佩于胸前,有的缀于臂上,一是可辟兵灾,延寿续命;二是可显示妇女养蚕缫丝之功。不仅如此,当时人们还把这些东西作为珍贵礼品互相赠送。以后渐渐沿袭下来直至近、现代。(4)佩香包。香包又叫香囊、香袋、荷包等,有用碎布缝成的,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会香气扑鼻。宋代陈元规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可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经过变化,从驱邪的灵符、吸汗的蚌粉、铜钱,避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美,并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戴香包也颇有讲究。老年人想要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菊花、梅花、苹果、桃子、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万事如意,鸟语花香,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多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豹子、虎;斗鸡赶兔、猴子上竿等。青年人戴香包最为讲究,热恋中的情人,特别是多情的姑娘早早就要精心制作几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心上人。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会引起周围人的评论,夸奖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二是饮食习俗。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饮食习俗是节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洒白糖;雄黄酒,身体壮;划龙舟,喜洋洋。”这首歌谣将端午节的饮食习俗形象地表现出来。(1)饮雄黄、朱砂、蒲酒。蒲酒气味芳香而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辰砂)等。这种习俗流传较为广泛。今天,在广西宾阳,每逢端午时节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其中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等,人们买回后将药包浸入酒中后,再用菖蒲艾蓬蘸酒洒在墙壁角落、门窗以及床下等等,或是用酒涂在小孩的耳鼻、肚脐之上,用来驱赶毒虫,并祈求小孩一生平安。(2)吃粽子。众所周知,端午节要吃粽子,但粽子并不是最早出现的端午节饮食。应该是西汉的“鸟羹”。大概是因为枭不好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没有持续下来。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又称为“角黍”。不过直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主要食品。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源于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于汨罗江抱石自沉后,当地居民十分悲痛,知道是屈原贤大夫沉江后,附近的渔民闻讯赶来打捞屈原的遗体,但一直没有结果。后来为了防止水中鱼虾啃食屈原的尸体,人们纷纷将一些食物投入江中,希望能转移鱼虾的注意力,到后来逐渐就发展和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粽子是我国的一种特色产品。中国人讲究饮食,在国人巧手经营之下,粽子的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在造型方面,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小宝塔形、枕头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盛产竹子,以竹叶来缚粽。大多采用新鲜竹叶,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习惯用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很大,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长不及两寸的甜粽。粽子主料为糯米,先用苇叶或竹叶(箬叶)包裹,然后用细绳系好,最后进行蒸煮,熟后打开箬叶即可食用。粽子发展到如今,种类繁多,东西南北差别各异。(3)吃咸鸡蛋、咸鸭蛋。咸鸭蛋微寒,能滋阴、清肺,还可治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痢等病症。咸鸭蛋不仅有药效,而且能补充人体因炎热而产生的盐分缺失和一些营养物质的消耗,是一种夏季食补和佐餐佳品。江西南昌地区过端午节时,将鸡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好,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祝福孩童逢凶化吉、平安无事。河南、浙江等地农村逢端午节则吃大蒜蛋。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有的还加几片艾叶,与烙油馍一起作为一家人的早餐之用,认为这种食法可驱除病毒,有益健康。
三是卫生习俗。此类习俗主要以保洁、健身、祛病为主。由于端午时节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以及恶日,使得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被一直流传开来,因而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实际上,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们容易患病,也是瘟疫病毒的大肆扩散时期,再加夏季是蛇虫繁殖的旺季,由于蛇虫容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习惯。例如采药、用雄黄酒喷洒墙壁及门窗等等,看起来似乎迷信,而实际上却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卫生活动。由此看来端午节的确可以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广大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应该是发展并且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端午时节的卫生习俗也有不少,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悬白艾。人们在门头、窗楣上悬挂白艾,使居室内外弥漫着一股药香味。白艾又称五月艾、端阳艾,其性温、味苦。农历五月初五,时值初夏,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人易染病,悬艾于门窗,可借助其气味,驱除邪气,消去病毒。有的传说,屈原在《离骚》中将朝中奸党谗人喻作恶臭的“萧艾”,后人将艾悬挂于门楣,意将奸臣小人悬于门外示众。(2)挂菖蒲。在端午节挂菖蒲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江南一带。由于菖蒲叶可长达一尺及数尺,外形如剑,所以民间又称为“菖蒲剑”。菖蒲有香气,根茎可制作香料,还可供药用,有提神、通窍、杀菌之功效。其外用还可治牙痛、齿龈出血等。民间流传有“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于避邪”之说,另有祛病驱邪、祈求安康之意。另据传说,秦兵挖掘屈原衣冠冢时,神仙托梦告知百姓,在屈原衣冠冢上遍插菖蒲剑,果然以此法吓走了秦兵。每年端午节,在门户上悬挂蒲剑,以示纪念屈原。(3)沐兰汤。《大戴礼》记载的从古代沿袭至今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是在端午节洗浴兰汤。在此,“沐兰汤”中所指的兰并非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微香气,可煎水后用于沐浴。屈原《楚辞》中的《九歌·云中君》篇就有诗句:“浴兰汤兮沭芳”。《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中记载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艾、蒲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地区则用蒲、凤仙、艾、白玉兰等;而湖南、广西等地则用大风根、艾、柏叶、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风俗至今依然存在,据说可治皮肤病、祛瘟疫、止邪气。
四是竞技习俗。端午节中的竞技习俗,不仅具有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而且能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1)划龙舟。即龙舟竞渡。“龙舟”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代的古籍《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屈原的《九歌·湘君》中有诗句:“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以及“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后来的学者们也认为“飞龙”指龙舟。《湘君》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以此悼念某位历史人物。这即与“魂舟”暗合,与出土的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互为印证。(2)划旱船。划旱船是一种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舟竞渡的活动。划旱船的风俗,大部分流行在中国北方地区。因为北方地区山多水少,端午龙舟竞渡活动多以“跑旱船”代之,所以在五月初五这天,用竹和纸制作成旱船。(3)斗百草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百草”或“斗草”。《刘宾客嘉话》记载:“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宋代扩展至平日随时可斗。历代文人也在作品中多有描述。汉代以前没有斗草之戏。关于其起源已无从考证,最为普遍的说法是认为其与中医药学有关。远古时期先民生存艰难,生活无趣,闲暇之余多斗虫、斗兽、斗草等自娱。在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时期中医药学形成后,民众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渐渐发展成习俗;民众还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草名、花名,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儿童用叶柄相勾,相互拉拽,断者为输。(4)跳钟馗。晋代以来,闹钟馗、跳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最早的钟馗画据说是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后来,钟馗画渐渐走向民间。绘制钟馗画大都作于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或者端午节的前后几天。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5)赛诗会。每逢端午前后,好诗者邀约相聚,饮酒赋诗,述志抒怀,尉为风气。”屈原诞生地秭归乐平里,有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骚坛诗社”。直至今日,秭归人连年在端午节举办端午诗会,吟赋赛诗,纪念屈原。乐平里农民也自发聚集,搭台吟诗,男女老少赶赴赛诗。(6)赛箭技。这种活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盛行,在广大汉族地区也不例外。
五是祈祷习俗。这类习俗中,有的源于原始信仰,不乏少数的迷信色彩,但有的存在合理性、科学性。大多是祈求平安、健康、幸福。(1)画额头。端午节时,把雄黄涂抹于小孩额头上,据说可以驱避毒虫。最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上画“王”字,一是雄黄具有驱毒的功效,二是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之意来镇邪。(2)躲端午。指的是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过节,简称“躲午”,也被称为“躲端午”。这恰恰说明五月是整个夏天天气炎热的开端,五毒开始活跃起来,魑魅魍魉也会十分猖獗,这些都会给人们特别是会给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午这一天集中为孩子们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将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正是由于旧时习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所以才会有接女归家躲端午的习俗。
(三)端午文化精神
端午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既是历史使命,又是现实需要。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享用的节俗文化对民众具有天然的亲切感,是新时期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升城乡社会人文素养和精神风貌的路径之一。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中,端午节既与岁时节气密切相关,又附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历史情感的表达和认识自然、敬畏自然的体现,它所蕴藏的思想文化内涵为时代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一是端午节的起源蕴含着时代需要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人的生活中,节日是农历历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关于端午的起源最早有源于夏至一说。而民间社会却把它与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等真实或者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结合起来,赋予其情感、道德色彩,并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节日传说。如此一来,端午节的文化属性从纯粹岁时节令的产物,又增添了一份历史人文的色彩,而且在后世的流传中与历史的关联度被不断强化和凸显。在这样的演变过程中,端午节的思想内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由探索、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衍生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至亲的孝道。随着传统节日地位的不断上升,端午节从民间节俗转变为法定假日,从民间文化转变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自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角色的转换使得作为假日和非遗的端午节具有了超越固有内涵的价值和使命。这种超越性体现在,其价值已经从一国之传统节日成为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其使命则从对节俗内容的本体传承转向对其精神内涵的继承和弘扬。从这个意义上说,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尽管存在着地域差异,但其中蕴含的传统道德伦理规范应该是共通的,是时代需要的。时至今日,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大多是建立在对节日文化外在形式的消费和满足上,并没有深入到节日的内核中去。如果说屈原、伍子胥传说有对国家忠诚的意味,那么,介子推、曹娥的传说则包含着孝道思想在其中,忠诚和孝道正好代表着从国家到个体的两种高尚道德品格,家国一体借助于端午节的多个起源传说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二是端午节的节俗内容体现出时下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在端午节的知识体系中,以饮食为中心和药物为中心的一系列节俗内容,本质上都是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以饮食为中心的节俗,从吃粽子、艾馍馍到喝雄黄酒、菖蒲酒;以药物为中心的节俗,从采药、制药到用药,各种原材料均取自于自然。端午节对自然界的集中采集不是简单地索取,而是具有神圣的意义。端午节当日,各种节俗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而是用自然之法,以自然之物,表达出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敬畏,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并因此被赋予了灵性和药性。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社会中的人们在端午节的活动是谦卑而又谨慎的,通过一系列的饮食制作和药物采集,让自然草木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终满足民众驱邪避祸、祈福禳灾的精神需求。时下面临的各类生态问题或多或少与人类中心主义、发展主义有关系,而端午节俗中所表现出的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是时下提倡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唯有从端午节俗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才能让传统节日绽放出时代的光芒。
三是端午节的身体实践传递了亟待强调的日常健康防疫理念。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强烈的身体实践性,要体味节日的精髓,必须用手触摸,用脚踩踏,用心感知。而端午节的身体实践性既是传承节日的重要的条件,更传递了长期以来被国人忽略的日常健康防疫理念。一方面,古人缺乏现代卫生防疫知识,把高温天气造成的各种疾患视为是“邪气”“毒气”,就发明了许多以药物来防疫保健的方法,比如香囊、艾草的使用,因此,端午节被称为古代的卫生节,是民众有意识与疾病、毒虫斗争,专门进行家庭、个体清洁卫生的节日;另一方面,以游艺活动为中心的端午节俗包括龙舟竞渡、户外踏青、滑沙、斗草等,则主张在这一时节到大自然中开展各种户外活动,强身健体、放松身心,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端午节的健康防疫理念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在公共卫生知识、日常健康防疫理念日益重要的今天,通过端午节的身体实践,既可以帮助当下社会节日活动对工业化产品的依赖,又能提升大众在此方面的意识,同样不失为对传统节日的现代价值转换。
注:这是笔者此前所作的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专题讲座,端午节将至,今在齐鲁壹点.风过林梢分享给大家,不当之处敬请指正!祝大家端午安康!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烟台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在报刊、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书评余篇,作品多次在省市征文大赛中获奖。散文《济南的桥》入选齐鲁晚报“青未了”优秀征文荐读篇目,《四哥走了》被齐鲁壹点评为月度“爆款文章”,《在农村吃大席》《崔健,让我想起歌声里的过往》收录于壹点号3月,4月电子月刊《清泉录》“清泉计划获奖长文”,获评优秀散文。
壹点号风过林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