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代学生一遇到各种打击阻碍或者心灵感到创伤就选择轻生,用自杀的方式来了断一生。为什么现代社会会有这样的怪现象呢?之所以成为怪现象,是因为在古代学者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的,现代的人都变得这么脆弱了吗?中国人造字用词,是极具智慧的。生,反义词是死。活,反义词还是死。可是当生活两个字凑在一起时,却是告诉我们:不要死!因为双重否定表肯定。但是处在绝望黑暗期的人,看不到希望,徒劳的挣扎,归复暗黑沉静的诱惑是如此强大,让生活二字的份量,重逾千钧。尤其是身处学生的时代,心智还没有完全健全,缺乏理性的判断和完善的思考,因为很容易就做出错误的举动,而这种举动却是极大的代价。代价的背后是家属无尽的悲伤和痛苦。在古代知识分子学者是从来没有人选择自杀来了却余生的,有人可能会反驳说著名的诗人屈原不就是自杀的吗?那么我们来回顾下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也就是如今的湖北宜昌秭归县,是著名的爱国诗人。那屈原为什么跳汨罗江,以身殉国呢?汨罗江在湖南岳阳境内,而湖北那么多江他不跳,为什么要去湖南跳江。因为屈原当时在楚国受楚王重用时,遭到贵族排挤诽谤,被流放至沅湘流域。眼看楚国被秦军攻破后,报国无望,于是选择以死明志。古代知识分子都是意志坚定,积极入世的。孟子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读书人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读书人的政治抱负都是极大。在古代知识分子首先要是文人,古代的教育,文章是必须的,圣人之言要熟知。和现代教育不同,古代教育培养的就是治世之才,当然有人把这些东西当敲门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真的有太多太多的知识分子培养出了为天下谋安定的抱负。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对促进中国的历史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古代文人墨客多是悲苦的命运,如初唐四杰都曾有过悲苦的时期,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试等都曾有被贬的经历,但是他们依然坚强面对,考虑的依然是天下是大众百姓。不得不说这是儒家思想占很大一部分功劳。反观现在的人,内心都太过脆弱,遇到各种阻碍坎坷就轻生。是对自己极不负责的变现,更是对父母不负责的表现。眼光太过短浅,内心不够强大,善良只是软弱无助。折射出的是现代人的软弱和教育的劣势。家国教育缺乏人才培养好的机制,而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赚钱的多少为目的,不是以最终的人才为导向。家庭教育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现在的家庭为了生活很多父母不得不去大城市工作,和孩子分离两地。即便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会因为工作忙等各种因素,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灵的关照和沟通。很多的孩子学生在面对较大的挫折或者困难时,首先寻求的并不是父母,因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觉得父母并不了解自己。怎么才能缓解这种怪象呢,需要靠全社会的力量,更需要学生内心足够强大。让自己强大,第一是认识自己心里的恐惧。强大的力量,来自于认知。如果你不够强大,一定是内心的恐惧,压仰了认知。许多人以为,是外界存在着可怕的事物,才引发了内心恐惧。事实上正相反,是先有了内心的恐惧,才会扭曲现实,夸大困难,最终陷入到有心无力的卑微状态,最终才会走向悲剧。第二是要扩大自己的格局,打开视野,考虑更大更远的人生,不仅仅只是目前,比如20年30年之后。其三是广交良师益友,良师益友很利于在自己困难的道路上给予很好的帮助,助你度过艰难时期。如今的人们不仅要学习古人那种坚强的意志力,更要学习现代强大科学知识,而阻碍困难则是你跨越人生,走向成功最好的方式,只有真正战胜困难,你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精彩。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后退,就会越来越吃力。必须要鼓足勇气,飙行疾奔,用你奋进的惯性,将自己带至柳暗花明之地,并在那美丽之地,与你自己相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