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6月11日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在湖北秭归盛大举行
千百年来
人们用最隆重的仪式
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在秭归
端午比年大
在中国
许多地方都纪念屈原
秭归
凭什么能“代言”端午?
史·三个端午
《水经注》云:
"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
亦来归,因名曰姊归”
秭归""秭"由"姊"演变而来
一眼千年屈原祠
举世瞩目三峡工程
天然氧吧三峡竹海
……
在秭归
山巅看水
水底见山
宛若画中游
秭归
西汉时置县
建制史超过两千多年
是古代楚文化诞生的摇篮
至今已有年的文字史
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人杰地灵
地处湖北省西部
长江西陵峡两岸
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
38万余人生活在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县域环境优美、物产丰富
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这里
诞生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走出了民族和平使者王昭君
(西汉南郡秭归人,今属宜昌兴山县)
孕育了革命先驱夏明翰
在秭归
人们每年过三个“端午”
比春节更为隆重
农历五月初五是“头端午”
五月十五是“大端午”
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
秭归端午民俗形成于先秦
发展于汉末魏晋
兴盛于唐
一直保持到现在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食·屈原家宴
端午节
人们吃粽子、喝雄黄酒
秭归
是荆楚饮食文化的摇篮
说到端午饮食
不得不提——屈原家宴
中国最早记录的美食菜单
早在两千多年前
屈原《楚辞·大招》中
便有描写:
“五谷六仞,设菰梁只。
鼎臑盈望,和致芳只。
内鶬鸽鹄,味豺羮只??”
《楚辞》表现出来的饮食文化
反映了当时的烹饪技巧和菜肴品种
其中记载的肉食多达三十余种
烹饪技巧有烹、蒸、煎、炸
焖、炖、烤等诸多方法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
讲究五味调和
秭归根据《楚辞》
还原古楚烹饪方法
结合传承几千年的饮食风俗
及独有的食材
将屈原家的“私房菜”
重新摆上了餐桌
屈原家宴把对历史的追忆
对家乡的眷恋
做成了一道道
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佳肴
诗·骚坛诗会
因为屈原
秭归成了诗乡
位于秭归县屈原镇
屈原村的屈原庙
是诗祖根脉发源的地方
在秭归
民间唱诗、斗诗
怀念屈原
由来已久
纪念屈原
还有一个特别的节目是
骚坛斗诗
每年端午
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人们
都要举办各种活动
来祭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其中最为重要的活动
便是举办骚坛诗会
位于秭归县乐平里的骚坛诗社
成立于明清时期
已有数百年历史
社员以爱好诗歌的农民为主
被称为“泥腿子诗人”
当地的农民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
自发组织起来
来到屈原庙祭拜凭吊屈原
交流吟唱自作诗歌
忆念屈原
歌颂美好生活
诗在民间年
屈原故里骚坛诗会作品选登
庄稼人
黄家兆(农民)
日照光芒山寨红,农家劳作在田躬。
汗流毛发沾衣背,乐涌心胸溢笑容。
沐雨栉风夫与妇,粗茶淡饭子同翁。
金钱名利无奢望,但愿年年五谷丰。
屈子吟
郝明月(农民)
砚窝台里日月长,笔架山上乾坤朗。
种橘赋骚三闾地,滋兰树蕙九畹堂。
一去郢都庙堂高,再向汨罗浪涛狂。
谁人渡我归故里,年年重五招魂忙。
徐正端出生于年,曾在屈原村小学当语文老师。退休后,他住进屈原庙,义务为屈原“守灵”,这一守就是30年。
从屈原身上
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
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
端午节也由此承载了
浓郁的家国情怀
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尽管时代在变
但家国情怀始终是
这一传统节日的不变底色
湖北发布编辑部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湖北发布秭归县委宣传部、秭归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曾晗龚忱邱收刘云鹏江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