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恩施州行政区划范围。#恩施#秦国灭楚之后,今恩施州地区开始纳入全国的行政区划中。但是长久以来,其境内并没有县级行政治所,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西晋上图为公元年西晋时期。此时今恩施州境内存在上图两县,均属建平郡管辖。沙渠县,东吴置,属建平郡,即今恩施州城区行政建制的起源。北周时期曾为施州和清江郡治所,隋开皇五年(年)改名清江县,元至元二十二年并入施州。建始县,西晋泰始元年(年)置,即今建始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县名取“建县伊始”之意,延续至今。隋朝上图为公元年隋朝时期。此时今恩施州境内存在上图四县,分属巴东郡和清江郡管辖。开夷县,北周置,初名乌飞县,隋改开夷县,县城位于今恩施市北。唐麟德元年(年)废入清江县,未延续下来。巴东县,南朝梁始置,北周改为乐乡县,隋开皇十八年(年)改为巴东县,即今巴东县行政建制的起源。此时县城在长江北岸,北宋时县城移至今址,延续至今。唐朝上图为公元年唐朝时期。此时恩施州境内存在上图三县,分属施州和归州管辖。施州即今恩施州行政建制的起源,其在北周建德三年(年)初置,但后被废,唐朝复置,便是上图的行政区划。而上文的清江郡是由北周置的亭州改置而来,并不是施州。北宋上图为公元年北宋时期。北宋时的施州属夔州路,夔州路是川峡四路之一,川峡四路即今四川省的前身。从北宋到明初,施州均属今四川或重庆地区的行政机构管辖。元朝上图为公元年元朝时期。此时今恩施州北部行政区划变化不大,但是南边新增一个沿边溪洞招讨司,即土司机构。沿边溪洞招讨司,元朝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宣恩县城区。沿边溪洞司辖大小十多个土司机构,不累述。元至正二年(年)改为施南道宣慰司,明朝属施州卫管辖。明朝上图为公元年明朝时期。明初,以施南道宣慰使为首的施州众土司归顺明朝,结果几年后部分土司造反,攻破施州城,知州、同知、通判等大小官员全部牺牲。为加强这一带的管理,明洪武十四年(年)置施州卫,管辖大小十多个土司。施州卫是明朝特色的卫所系统,属军政建制。清朝上图为公元年清朝时期。此时今恩施州境内存在上图一州七县,分属宜昌府和施南府管辖。鹤峰州,清雍正十三年(年)改容美土司置,即今鹤峰县行政建制的前身,容美土司则可追溯到元至正十一年(年)建制。鹤峰州是散州,即类似今天的县级市。来凤县,清雍正十三年(年)改散毛土司置,即今来凤县行政建制的前身,散毛土司可追溯到北宋时建制。咸丰县,清雍正十三年(年)置,即今咸丰县行政建制的前身。县名取“咸庆丰年”之意,延续至今。利川县,清雍正十三年(年)置,即今利川市行政建制的前身。县城同今,延续至今。宣恩县,清雍正十三年(年)改施南土司置,即今宣恩县行政建制的前身。宣恩县可以说就是上文元朝时沿边溪洞招讨司演变而来,延续至今。从上文基本可以看出,清朝在雍正十三年(年),完成了这一带的改土归流。民国初期上图为公元年民国初期。此时今恩施州境内存在上图八县,均属荆南道管辖。荆南道治所在东湖县(今宜昌市),年荆南道撤销。建国初期上图为公元年建国初期。年解放后,置恩施专区,专员公署驻恩施县(今市),辖区同今。年改恩施地区,年改设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代随着年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纵观恩施州地区行政区划史。恩施市区有着悠久的行政建制历史,从三国时延续至今。但一直没改名的,却是建始县的名字。而地级行政建制则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中间偶有中断,但基本一路延续下来。而各县级行政建制的分布,则形成于清雍正十三年(年),这一年对于恩施的行政区划史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最后说说巴东县,从上面的系列地图中可以看出巴东县长期游离在外,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和宜昌市地区走得更近。几十年前,才划归到今恩施州地区。并不知当时的决策者是出于什么考虑,也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满意,毕竟长久沉淀下来的行政区划,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知有没有读者朋友知道,告知一二。笔者已完结川、粤、桂、闽、赣、湘、贵、浙行政区划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