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9

封面新闻记者代睿

11月下旬的长江三峡进入旅游淡季,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三峡库区内,一艘白色环保执法船沿着江岸缓缓徐行,来自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方正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执行一项任务:对长江秭归段疑似排污口进行一一排查。

于此同时,环境部组织的长江排污口排查行动在上海、安徽、湖北同步展开。上千环保系统的专业人员在长江沿岸近公里岸线上,采用现场踏勘方式对长江沿岸所有排污口进行核查登记。

工作组员操作无人机对疑似点位进行排查

“通过排查,把入河排污口这个最重要的基础性‘底数’摸清楚,进而把相应监管责任落到实处,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才有保障。”11月20日的排查工作启动会上,环境部副部长翟青指出了此次排查目的。

今年2月11日,环境部在重庆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经重庆渝北、江苏泰州试点摸索,环境部9月组织开展了长江入河排污口第一批5省份22个城市现场排查,预计全部排查将于年底前完成。

封面新闻了解到,长江排污口排查工作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无人机航测排查疑似排污口;第二阶段组织人员到现场对疑似点位进行逐一清查;第三阶段对可能存在暗管的重点区域重点排查。

工作组员现场对水样进行快检

翟青介绍,排查工作完成会形成排污口名录,环境部将把名录转交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根据名录开展监测溯源,制定整治方案,积极稳妥解决问题。

方正和同事们在长江上开展的现场排查正处于排查工作第二阶段。工作组组员们手机中都装着专门的排查APP,对前期无人机航测发现的疑似排污口,APP上都用紫色箭头进行了标注。

“我们需要现场核查每个疑似点位,确认是否属于排污口,是什么性质的排污口。”方正告诉记者,如现场发现新的疑似排污口,还要在APP中添加新数据,确保“有口皆查、应查尽查”。

快检后的水样与比色卡进行比对以确认水质

有了航拍数据,为何还要人工核查?方正解释,无人机航测疑似点位不一定就是排污口,有的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地表径流,但无人机无法识别,需要人实地踏勘。有的点位有人为因素干扰,比如有构筑物,排查组员就可以认为有污染可能性,就要认定为排污口。

记者从现场排查手册中了解到,与以往相比,本次排查最大差别是口径不同。本次排查是“全口径”排查,只要是排查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向长江排放的,均纳入排查范围。对现场遇到的排口,无法确定排水来源,现场可作为排污口登记,后续由攻坚组或转地方进一步确认。

翟青在启动会上提醒,长江排污口情况非常复杂。前期排查看,有直排江里的,有通过河港、沟渠、冲沟排放的,也有通过泄洪雨水口混接混排的,还有平时排入坑塘,下雨混排入江的。

工作组员在码头发现一处疑似排口

环境部执法局督察专员李天威在启动会上提示,排查组员有四个地方必须去,首先是APP推送的无人机航拍疑似点位,通过人工解译出来的疑似点需排查人员到现场“打卡”确认实际情况;其次是干流水域堤岸、消落带、码头、工地、居民区、泵船、公安、山坳等都要徒步踏勘;第三是入江支流水系堤岸;还有就是存在可能排污的地点,航拍图上分散的企业、工地、堆场、沙地、池塘、山涧、溪流都要徒步踏勘。

在距秭归三峡大坝不远的一处码头,工作组员就发现了一个黑色塑料软管伸入江中。经与码头工作人员核实,该管是此前码头所用的排口,目前生产线已拆掉,排口已停用。

不过,工作组员还是将此作为新增点位上传到系统中。方正表示,虽然现在这个排口已停止使用,但为了防止以后被重新使用或被其他人使用,还是要先录入系统,以便后期监管。

对有水流出的点位,工作组员还要在现场快速检测。记者注意到,工作组随身携带快检包,可对氨氮、总磷等四项数据快检,十分钟内即可完成。如快检发现水质异常,工作组员将通过排查APP申请同步监测,由监测组按规范进行采样并送实验室检测。

“排查工作仅是‘查、测、溯、治’第一步”,翟青表示,后续“监测、溯源、治理”还需要地方开展大量工作,切实把入河污染真正管控起来,推动改善长江水环境质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