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左前方:已消逝的茅坪古镇

知道与三峡大坝近在咫尺的茅坪古镇么?它曾是晋朝的建平郡治所在地,声名远播哩。

茅坪古为建平郡,最直接的佐证,便是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郭璞,他青年时代曾寓居夷陵(宜昌)研究古籍并批注《尔雅》,此境遗有“尔雅街”和“墨池巷”。他之所从寓居于此,是因其父郭瑗在距此不远的建平郡任太守。

宜昌:尔雅街

茅坪的古名叫太清镇,位于西陵峡庙南宽谷中段,两岸山势舒缓,水域渐次开阔,江滩码头易于泊船。此境上扼巴蜀,下达宜沙,商业与军事地位显赫。《通典/州郡十三》载:“吴置建平郡,在此。太清镇在县东南八十五里,吴置蜀,居三峡要冲,塞山蛮之路、寇掠之道。”

三国归晋后,将建平郡治设在巫城(夔州)。自此,太清镇便仅仅是个普通集镇,属秭归县管辖。不过因太清镇城池原属吴国,后人仍称为“吴城”,或“建平城”。

南北朝时期,各辖区略有变动,但太清镇隶属秭归县不变。北周至隋朝,太清镇先属秭归县,后属长宁县。

唐代新立兴山县,秭归江南东部归兴山县管辖,兴山县治设于太清镇,后移往夔子城。《旧唐书·地理志》载:“(兴山)旧治高阳城,贞观十七年,移治太清镇。天授二年,移治古夔子城。”不再是县治之太清镇,复归秭归县。

茅坪:古太清镇位置

宋代,太清镇地名唤咋“城下”。陆游《入蜀记》载:“十日。……泊城下,归州秭归县界也。与儿曹步沙上,回望,正见黄牛峡。庙后山如屏风迭,嵯峨插天,第四迭上,有若牛状,其色赤黄。前有一人,如着帽立者。昨日及今早,云冒山顶,至是始见之。因至白沙市慈济院,见主僧志坚,问地名城下之由。云院后有楚故城,今尚在,因相与访之。城在一冈阜上,甚小。南北有门,前临江水,对黄牛峡。城西北一山,蜿蜒回抱,山上有伍子胥庙”。

明末清初,清军与明军在“城下”对峙:上水路为清军控制,筑土城于城下,而宜昌城仍由明军固守,川江交通阻塞于斯。川商无法抵宜昌,只能将货物暂运于洗水沱、长埠沱一带,上岸待售。随后,鄂南、湘西商贾也赶来此地经营。于是,城下的平坝上形成了“新街”和“银街”两条街,被称作“城下坪”,人口愈万。

据传,数年战事平息,清军占领宜昌后,川江航道重庆至宜昌全部恢复,各地来城下坪做生意的商户,纷纷撒离。城下的市场没了,“城下坪”的称谓也被人们淡忘。

据考证,“茅坪”地域正式得名于明洪武年间。清代《归州志》载:“(长江)自巴东县经东瀼口二十里至牛口入归州境,迳东南流七十里至州城,又一百二十里至茅坪出归州境。相传,这里在古时地坦坪大,茅草甚多,故得名为茅坪”。

昔日茅坪镇

茅坪镇最繁荣岁月,是在抗战期间。年后宜昌沦陷,西陵峡成为抗战前线。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江防总司令吴奇伟中将坐镇茅坪指挥御敌。川、滇、黔物资不能出峡到宜昌,只能在三斗坪与茅坪周转:陆路经茅坪周转向南经长阳、宜都、松滋入湘,向北经香溪、兴山、保康、谷城、老河口入豫。年至年,撤退而至的企业、商铺、难民不断进来,茅坪街很快扩建为后街、正街、上街、民主路、民治路、中山路6条大街。大小商店家,茅坪在册人口多达5万人,成为鄂西重镇,有“小宜昌”之称。

年代之茅坪

抗战胜利后,各地商人归心似箭,纷纷拆屋搬货、打包装运。至年10月间,茅坪古镇老街已经变成一片瓦砾。《秭归县抗日战争史料》称:“三十四年(年)九月,抗战胜利,义民纷纷东迁,受战时宠惠之茅坪,竟昙花一现,由冲要一变为僻地,不复繁荣矣。”

昔日茅坪港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专程赴茅坪采访,见其街道呈丁字型分布,丁字路口交汇处乃镇中心。一条主街沿长江码头始,穿镇延伸至茅坪河,长约1公里,宽约9米,镇内的主要机构都设在这条线上;另一条主街垂直于河岸伸向西南方向,邮局、长途汽车站等单位分布于此。茅坪镇房舍,多是老式青黑瓦平房、二层或以上的砖混建筑。

镇西有条小溪从南边的山中流淌入长江,那就是茅坪溪。

年代之茅坪

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距大坝上游最近的茅坪镇,成了最早的搬迁对象。按规划,居民整体迁居至秭归新县城凤凰山下。

#历史往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