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波浪奔涌,一路劈开高山深涧。在长江西陵峡畔,有一个美得让长江驻足的地方,它就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

秭归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

秭归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国家二类革命老区,孕育了革命烈士夏明翰。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巴归兴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革命先烈将鲜血洒在这片土地上。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秭归美景以高峡平湖最为闻名。近年来,秭归提出建设“文化旅游名县”和“长江三峡旅游核心区”的发展目标,旅游引领破藩篱,革命老区换新颜。

丹心永照“后来人”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年,早期著名革命活动家夏明翰被反动派残忍杀害。行刑前他的一首《就义诗》道尽了胸中凛然。夏明翰年出生于秭归县归州镇。

年11月,夏明翰故里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开工建设。据了解,基地以红色旅游景点为定位,致力于打造以红色缅怀为主题的红色研学基地,分为涅槃追梦、凤舞归梦、归州寻梦、峡江说梦四大板块。基地建成后,可以满足研学团队交流观摩、传播归州红色文化等功能。

此外,今年4月20日,秭归县归州镇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建成。基地以夏明翰生平事迹为主,用图片、文字和珍贵的文献资料,再现夏明翰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截至目前,归州镇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已经接待了33批次、千余人前来瞻仰缅怀夏明翰烈士。

为永久怀念夏明翰烈士,秭归县政府决定,将夏明翰当年出生地所在的归州中学更名为“夏明翰中学”。

归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卓表示:“归州作为夏明翰烈士的诞生地,更加有责任秉承烈士遗志、传承革命精神,谱写一首首昂扬向上的新时代精神之歌。”

以节聚客以节促游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诞生于秭归乐平里,他是秭归最亮的标签。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是秭归最美的名片。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位于秭归县凤凰山,毗邻三峡大坝。站在凤凰山顶,高峡平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6月11日,主题为“端午礼赞盛世华章”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屈原广场开幕,美食文化旅游节、非遗文化传承、端午习俗云上展馆、端午文化摄影大赛等14项子活动同时亮相。

端午节,又叫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是秭归的传统民俗。秭归人民素有“一个端午三次过”的说法: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亲友团聚。祭奠屈原贯穿端午节庆活动的始终。

秭归还是“龙舟之乡”,民间有“宁荒一年田,不输一年船”的说法。千百年来,秭归端午划龙舟,从未间断。

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年,国家节庆办把秭归确定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永久举办地。

“以节造势,以节聚客,以节促游”,有力促进了秭归县旅游品牌形象的持续提升。

秭归风景图/聂爽

找准定位串联三峡旅游

秭归自然风光得天独厚,集山、水、峡、坝于一体。在这里,长江三峡、三峡大坝、屈原故里等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聚集叠加,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屈乡文化交相辉映。

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高峡平湖的壮阔与西陵峡峭壁千仞的巍峨,构成了新三峡长江上的精美画卷。

秭归境内有国家A级景区5家,5A景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4A景区三峡竹海、九畹溪漂流,3A景区链子崖、月亮花谷,四季光影流转,朝夕风韵变化。

坐拥旖旎风光,秭归开辟出一条生态旅游公路,起于九畹溪镇芝兰桥头,止于茅坪镇明珠大道,全长56.74公里,将三峡大坝、屈原故里、泗溪风景区、月亮花谷、芝兰谷、罗家旅游小镇、穿心店石林、石柱民族文化村、九畹溪漂流等众多景区串联成片,打通秭归全域旅游大动脉。

秭归在三峡旅游中找准定位,着力打造长江三峡秭归旅游母港,使水陆交通无缝对接,成为长江三峡旅游的起始港和终点港。年,秭归长江大桥通车运营,3.5米宽的芝茅路扩建成双向旅游公路,有效串联神农架、昭君故里、屈原祠、武陵山、张家界等景区景点,促进鄂西地区旅游和三峡库区经济发展。

建立三峡大坝旅游区秭归游客换乘中心,将屈原故里景区与三峡大坝景区融为一体。两大景区的高效链接,凸显长江文化、三峡文化、屈原文化、移民文化的综合叠加效应,提升三峡旅游品质。游览屈原故里之后,搭乘循环旅游大巴,便可直达三峡大坝,不仅缩短了路程距离,路途中还可以欣赏高峡平湖的美景。

秭归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10万秭归移民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家,为大家”,为三峡工程兴建做出了最大努力。近年来,秭归县广泛收集库区文物、移民故事,建设湖北省三峡移民博物馆,追溯历史、见证成果、传承精神。

年7月,三峡移民博物馆开工建设。这是继三峡库区重庆万州移民纪念馆、云阳移民博物馆之后,三峡库区的第3座移民博物馆,湖北省的第一个移民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秭归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全省乃至国际交流的文化平台。

依托脐橙发展乡村旅游

秭归与橙子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的《橘颂》。这里特殊的河谷气候和红土土质,让橙子肉脆汁多、酸甜可口,是柑橘品类中的上好佳品。上世纪70年代,秭归立足县情,大规模推广种植脐橙,形成了依山种橙、以橙养山的生态产业思路。

三峡大坝建成后,不仅在秭归造就了高峡平湖的特殊景观,也为橙子种植带来了福音。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效应,当地形成了区域性的海洋气候,昼夜温差大,冬季温暖湿润,不仅提高了橙子的聚糖效果,而且可以保障橙子在树上安全过冬,这也促成了秭归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全年均可产橙子的产区。年,秭归被命名为“脐橙之乡”。

秭归脐橙先后荣获中华名果、知名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省十大名牌农产品、全国个名牌农产品等称号,秭归脐橙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年被评估到26.91亿元。

“要过好日子,种脐橙就行!”秭归县两河口镇太平村村民郑双全,聊起了自己的创业路。

说起过去,郑双全摇头叹息:“村里地形复杂,交通落后,条件恶劣又没有好的耕地和经济作物,靠天吃饭天不下雨,靠地打粮粮不出苗,加上那几年婆婆身患癌症,本就负债累累的家更是雪上加霜。但是为了孩子,总想拼命干活,天还没亮就去地里,天黑透了才摸着小路回家。”

“很高兴我坚持下来了!”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郑双全紧跟步伐种植脐橙。“从最开始的3亩地,到现在的30亩果园,果子从最开始几毛钱一斤,到现在几块钱一斤。这几年,家里每年都有十几万的收入,还清了之前的债务。”两河口镇的医疗扶贫政策和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了看病贵和危房的问题,家家户户住着小洋楼,开着小汽车,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据秭归县柑橘协会秘书长向长海介绍:“截至年底,秭归县12个乡镇个村,约18万人种植脐橙,种植面积达34.82万亩,产量超过60万吨。直接或间接参与秭归脐橙产业的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7.5%以上,秭归脐橙农户平均年收入达4万元以上,涌现出了3个亿元村,年最高收入户过百万元。”

依托脐橙产业,秭归打造“农业+文化+旅游”的脐橙产业新业态,推出了休闲娱乐、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主题活动。随着秭归脐橙知名度的提高,慕名到秭归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能直接从原产地购买到脐橙鲜果,物流配送到家。脐橙茶、脐橙酒、脐橙醋、脐橙饼等脐橙系列产品,作为秭归特色旅游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围绕脐橙品牌,秭归构建出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底蕴、以柑橘为特色、以农业为主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民生周刊》宋盈莹□刘梅)

作者/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