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瞭望智库
这个“五四”青年节,很特殊。
特殊在于,从去年底开始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冷峻而直接的方式,成为了人性与国力、道路与制度的试金石。
面对疫情,各国青年人的表现大相径庭。
在中国,他们是被点赞勉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的90后;是一批批舍小我顾大家,主动冲锋在各个抗疫战场的先锋队。不少人刚下战场又上一线,打响中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新炮声。还有一些青年人成为了援外抗疫的主力军,成为了他国渡此一劫的曙光生机。
疫情面前,中国的青年人展现出一代代前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让中国的战疫故事定格在一帧帧最美最青春的瞬间。
文丨聂欧
1
“我为大家试疫苗”
有一种战疫,用的是勇气和身体。
3月31日,注射疫苗后的第14天,靳官萍吃完早餐又进行了一次采血。随后和另外3位志愿者做了肺部CT检查。她在日记中写道:“CT当时就可以看结果,我们都双肺纹理清晰,非常正常!然后就可以收拾行李回家啦!”
回想这14天,她“就像做了一场梦”,完全没想到3月16日的一个决定可能改变她的一生:“当时的想法,其实和我在武汉封城那天志愿参与防疫时一样——这个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刚好我可以。”
接种疫苗后的第7天,靳官萍接受血液样本采集
30日下午,此次试验的研究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来看望志愿者们。再次见到自己的“偶像”,靳官萍很欣喜。“陈院士真的很亲切,和我聊了很多,还开玩笑说‘咦,没见你长胖呀?’”
靳官萍与“偶像”陈薇院士合影留念
这样问的原因在于,靳官萍突然“过上了好多人梦想的生活——饭来张口”。一日三餐品类丰富且不重样,特别对胃口。怕自己“吃成大胖子”,她还下载了一个跳舞视频,每天早晚跟着跳几下,生活变得格外有规律。
临近医学观察结束时的一顿丰盛午餐
“80后”靳官萍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目前定居武汉,在一家上市制药公司工作。全部体检项目合格后,她成为了号受试者,也是首批共4位志愿者中唯一的女性。
首批志愿者结束观察隔离后,新冠疫苗临床研究团队为他们每人颁发了“感谢状”:感谢您作为志愿者参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I期临床研究”,圆满完成疫苗接种和疗养观察,对您的大爱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此后,志愿者还将配合研究团队完成为期6个月的随访和体检。医务人员发放了新的健康记录手册,并叮嘱他们注意身体,不要感染其他传染病,以免影响疫苗效果。
在靳官萍“离队”两天后,另一名志愿者陈凯也结束了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医务人员告诉他,一切检查结果正常,他可以回归正常生活了,14天后复查。
陈凯接种了新冠疫苗
36岁的陈凯是武汉一家渔具店的老板,3月中旬在网上看到招募临床志愿者的信息后,马上报了名。“作为一名普通的武汉人,疫情防控期间,每天刷新闻,时而难过时而感动,就想自己也能在抗击疫情中贡献一份力量。”
在顺利通过体检筛查后,陈凯成为低剂量组的志愿者之一。3月19日,他撸起左袖管,勇敢地接种了新冠疫苗,然后到指定酒店隔离观察14天。
“隔离点每人一间房,不能随意出门或下楼。住宿条件不错,房间宽敞整洁。隔离期间,一日三餐定时送到房间门口,分量足、品种多。”陈凯同样对餐食相当满意。
他说,接种第一天有些低烧和头痛,但很快就好了,属于正常现象。他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722.html